中产阶级标准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有以下三种标准: 一、中国中产划分: 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均GDP和购买力给出中产阶级的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人民币之间的结论。
中国中产阶层的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过重,高达79.5%,而金融资产占比过低,仅有10.8%。 海瑟表示:“现在亚洲(日本除外)有大约2.2亿人口属于富裕中产,其中超过一半住在中国。
这意味着全球四分之一的富裕中产说中文。这是中国迅速崛起的见证,并将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深远影响。
二、美国中产划分: 就收入而言,美国的通产家庭年收入在3至20万美元的即可认为属于中产阶级,据估计大约80%的美国人属于中产阶级。 三、印度标准 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
扩展资料: 各个国际中产阶级现状: 一、英国 1、世家中产,财富仅次于精英阶层,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均相当雄厚。 2、新型富有工作者,多白手起家,社会、文化上活跃的新阶层,拥有中等收入和经济资本水平。
3、技术型中产,这一阶层社交层面有限,对文化生活追求也有限,最典型的英国的中产,拥有一套价值近28万英镑,有三个卧室的独栋房子,有一到两辆汽车——通常是日产或者英国本土品牌,家里有约26000英镑的存款或投资品。 二、日本 1、日本中产阶层的年收入,在300万—600万日元之间(约合19万—38万人民币)。
根据这个数据:中产阶层占总人口的48.1%,但依旧有80%的日本人认定自己是中产。 2、大多数日本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底气十足”,只是他们的花钱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更多节省了“娱乐费”和“吃喝穿戴费”。
日本社会原本更像一个苹果,基本上大家都是中产阶层,没有太大的区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产阶级。
2017年中产阶级的标准是多少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
以职业区分中产阶级,存在较多争议,如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局长、处长与一般科员、办事员显然就难以相提并论,“重要”机关工作人员如工商局、税务局工作人员,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如地震局、档案局、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在收入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语。同为IT技术人员,一些人可能住别墅开洋车,一些人则只能天天吃泡面挤公共汽车。
更多的人,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倾向以收入作为中产阶级划分的惟一标准或主要标准。但即使大家都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区分谁是中产阶级,谁不是中产阶级,也仍旧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
比如在美国,有人认为凡年均收入在3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人群都属于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衡量,美国95%以上的人都应该属于中产阶级。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年均收入标准应该在2.5万美元至10万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区间的,都可以算是中产阶级。
以此标准而论,美国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 80%。在号称中产阶级大本营的美国,区分中产阶级的标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区就更不用提了。
拿印度来说,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说法,印度现有中产阶级约3亿人。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级标准的制订和发布者,其发布的印度中产阶级标准是: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对卢比的比价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
按此计算, 2001年,印度有6000万个家庭已经跃升为中产阶级家庭。以一家5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级3亿人。
以此看来,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是你说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为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而论,倘若户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为中产阶级家庭,700美元按现在我国的外汇比价,也就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左右,分摊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约只有1200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币。
这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恐怕连吃口饱饭都成问题,就别提什么“中产”不“中产”了。美国商业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场之一的时候说,印度目前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了1.75亿人左右(比印度有关机构的估计几乎少了一半),在未来,这些印度中产阶级每人至少还要购买一台电视机、一台录音机、一个压力锅、一个吊扇、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他们中2/3的人还要购买一辆轻便摩托车、一台彩电、一个电熨斗、一个食品搅拌器和一台缝纫机;一半以下的人要买一台冰箱……“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消费市场!”在旁人看来,这更像是美国式的黑色幽默。
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
1、职业,以职业区分中产阶级,存在较多争议,如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局长、处长与一般科员、办事员显然就难以相提并论,“重要”机关工作人员如工商局、税务局工作人员,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如地震局、档案局、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在收入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语。 2、人均或者家庭收入,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个人或者家庭收入标准不同,划分也就不同,因为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非常大。
扩展资料: 关于中产阶级的流行定义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平均工资收入不高,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处于平均数以下,社会分配格局还远不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橄榄形”,而是底部偏大、中上部偏细尖的“金字塔形”,据此,苏海南认为,不宜简单套用国际上确定中产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 所以,包括 *** 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在内,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现阶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
什么是中产阶级标准
1、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种,一是按收入划分,二是按职业划分。按收入划分中产阶级的资产至少要在1000万元以上,起码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按职业划分大多是从事脑力劳动或是技术体力劳动。
一、中产阶级定义:
1、中产阶级: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二、中产阶级的地位:
1、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三、中产阶级从事的工作:
1、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
四、中产阶级的受教育状况:
1、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01
中产阶级的收入是丰富的,比一般人高,大概为月收入4.5万以上,年收入50万以上。
02
中产阶级具有稳定的收入,并且可供支配的流动资金丰富,至少在100万元以上。
03
中产阶级除了拥有足够金钱,还有房子和车子,甚至是别墅,这些房子大都在一线城市,车子也是中高端的品牌。但房奴和车奴除外。
04
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毕业于高等学府,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具有话语权,工作、生活经历丰富。
05
中产阶级十分重视自己的健康、爱好运动,爱好健身、潜水、滑雪、登山都是他们喜爱的运动。
06
中产阶级有良好的生活态度、注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经常旅游、爱好购物。他们有足够的收入,不会被金钱所累,他们享受生活。
07
中产阶级没有金钱困扰,他们追求生活的品质,室内装修不是追求奢华而是格调与品质,爱好听音乐会、闲暇时喜欢品味咖啡与红酒、享受美食,却不是所谓的山珍海味。
08
中产阶级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文化、有礼貌、有素质、尊重别人,与别人相处时,不会让他人感到难受,不会只顾自己,同时也照顾他人的感受。
09
中产阶级重视自己的穿衣品味,有自己钟爱的服装品牌,并且在不同场合搭配不同的服饰,虽然这些衣服并不是最贵的,但却是舒适的、大方的。
10
中产阶级重视精神上的追求,他们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挑战,丰富自己的阅历与经历,比如学跳伞、学潜水、学钢琴、学外语等。
特别提示
每个人对中产阶级的标准不同,以上是我认为的一些划分中产阶级的标准。
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志:1、年收入20万元以上。2、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权,至少有希望于近期内上市。3、有度假小屋或别墅以及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跟人合买的也算。4、有丰富的夜生活,不一定是去夜总会或者打麻将,通常是商务谈判或者听音乐会。5、有外国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国呆过三年以上。6、对一些时髦的文化,如MP3或者彩信均不感兴趣,但对于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对各个国家的古文明有一定知识,特别是有古玩方面的知识。7、知道各种礼仪,风格是美式的,但心里崇拜欧洲。8、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9、谈话中经常夹杂外语单词,听众不懂再用中文解释。10、着装随便,但不是普通的随便,而是一种非常刻
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
合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中产阶级国内目前没有什么标准。因为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标准也就有差异。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在内,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现阶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中国的状况是,有中产,而无“阶级”。
扩展资料:
中产阶级的基本标志:
1、通过提供知识来获取收入,或者通过经营小规模生产资料来获利。
2、拥有满足人们安稳生活需求的资产,如:房、车、存款。
3、能够完全满足基本生活用品消费需求,大多注重物质生活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奢侈品消费能力。
4、具有较强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需求,大多注重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
5、没有资产阶级的巨大财富,也没有低收入阶层的社会福利。
6、大多对安稳的社会环境有强烈的依赖,群体利益受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的影响较大。
中产阶级两大划分误区:
误区一:收入—收入多少算中产?5万元还是50万元?
三分之一收入能自由支配
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经济学家们尚无定论。文章称,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而最常用的定义是以收入为标准。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而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文章称,这些数字不仅差别很大,而且有误导性。中国的生活成本与西方有很大不同。一个人如果每月赚1000美元,他在中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但在美国就不行。
因此文章认为,在中国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都可能当上中产,但衡量中产阶层永恒不变的标准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进行自由支配消费。
误区二:职业—职业蓝领没有中产?
除了以收入为衡量标准外,文章还质疑了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中产阶级的职业定义――管理和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士、企业家、私营企业主和公务员。
文章称,与美国不同,中国中产阶级集中在大城市,相对西方中产阶级更年轻。在一定程度上,中产阶级是一个西方概念,中国人对其存在误读。
他们认为,西方中产阶级都是有房有车,能经常旅游度假,都是有礼貌、有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其实那些低技能行业里也有很多中产阶级。工人、农民中也有中产,比如中高级技师,他们是“蓝领”里的“白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产阶级(占有一定生产资料的阶级)
中产阶级的标准?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中产阶级的标准是: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希望可以帮到您,顺祝生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