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汕美食盘点
民以食为天,中国厨艺界按地域分为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提起粤菜,许多老百姓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粤菜就是广州菜。实则不然,粤菜包含广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而其中潮州菜又属粤菜里的高段,被冠以“食在广州,味在潮州”的美名。早在唐代韩愈临潮任知府时,就有赞誉:“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
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名扬中外。
潮州菜之珍品,位于牌坊街中心区域东门街的潮膳楼。
潮膳楼
店家介绍,名头着实不小,被誉为“骨子里的潮州味”。
点单了几例传统经典潮菜。
太极护国羹
汤汁稠密,精心勾勒出绿白相称的八卦图案,口感软滑细嫩。
关于“太极护国羹”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南宋末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
庙中僧人听说是宋朝的皇帝,对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劳不堪,又饥又饿,便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采摘了一些新鲜的番薯叶子,去掉苦叶,制成汤菜。
饥肠辘辘的赵昺吃后称赞不已,问起菜名,和尚答道:“山野贫僧,不知此菜名称,但愿能解除皇上饥渴,重振军威,确保大宋江山安全无恙。”
赵昺听后,极为感动,便替这道菜赐名“护国菜”。自此,代代流传,沿袭至今。
如今的护国菜经过后代厨师的改良,成为宴席汤菜之上品,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虾仁石榴球
馅料讲究,用去壳的绿豆片蒸熟后,再加入猪肉粒、虾米粒、葱粒、胡椒粉和鱼露等一起搅拌而成,形如石榴,晶白透明,玲珑可爱。
牛肉炒脆瓜
潮汕人擅用料,不仅注重调味,更懂得配色,“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面点
潮膳楼用餐感受:菜品与店堂修设格调统一,餐具、摆盘、花样无不考究,但形式大于内容,整体口感偏油偏重。
猪肠胀糯米
原产于潮汕地区普宁古城洪阳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小食。
将糯米浸软,与猪肉、香菇、虾、莲子等辅料拌匀,调入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品,装入漂洗好的猪肠中,两端用纱线扎紧,煮约1小时,捞出斜切成小片,淋上甜酱油,撒上炒香的白芝麻和花生碎。
该小食也可用桔油蘸来吃,桔香四溢开胃适口,四季皆宜。
对比下来,东平街拐角这家潮州老饭店的猪肠涨糯米很对味。
潮州老饭店
官塘锋记鱼生
鱼生又称生鱼片,古称鱼脍、脍或鲙,是以新鲜的鱼虾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起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中国食鱼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历经众多朝代,数度兴盛,形成了丰富的鱼生饮食文化。
潮汕地区依山傍海,和福州的“肉燕”相似,“鱼生”是这里特有的本土招牌菜品。
上水门街文创区内的官塘锋记,大众点评口碑不错,选择了这家。
食用鱼生以姜丝、罗勒叶、西芹、酱瓜、洋葱、红椒、蒜末、香油为伍,一次取一两片鱼生配蘸料少许,细细品尝滋味。若是像吃火锅那样,恨不得装半碗调料半打牛肉进碗的生猛吃法,不合适。
鱼生薄如翼,吃的是精致和斯文。
既已说起火锅,不得不提东门街的另一家名字号:阿彬牛肉火锅。
阿彬牛肉火锅
潮菜菜肴制作精巧,刀工考究,是中国儒家“食不厌精”在岭南饮食文化中的体现。比如这道镇店之宝“手捶牛肉丸”,从打肉浆、调料到下锅蒸煮,其制作流程十分繁复,务求达到爽脆、Q弹的食用效果。
阿彬火锅成立于1995年,锅底干料和肉制品均由品牌创始人研究的秘方配比,汤汁用猪骨、鸡架经过5个小时熬制而成。
如果说“阿彬”是高档火锅路线的代表,那么湘桥城郊、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附近的“官塘兄弟”则全然是另一种平民风格。谈不上消费环境,有的只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江湖酣畅感,赞!
广东早茶
饮早茶是岭南民间饮食风俗,无论城市乡村,一家老小、亲朋好友、生意伙伴喜入茶楼,围桌而坐,其乐融融。
民间把饮茶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到茶楼饮茶品点,畅谈家事、身边事,是广东人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的“功课”。
在潮州,最地道的粤菜头牌当属韩上楼,尤以早茶为盛。
韩上楼
酒楼自然环境优渥,坐拥凤凰岛,近瞻韩江域。
门厅
恰逢元旦,新年第一餐,目睹了80桌共饮早茶的热闹场面。
砂锅粥
早茶怎可无粥?
潮州人人爱食粥,无论是高档酒楼还是家居日常,都喜用五常米作为主料,加入虾蟹、干贝、禽类、蛋类、蔬菜等,做法变化多端。经由砂锅细火熬制,食材的鲜味完全渗入米中,一锅浓浓的粥,既味美又兼具营养价值。
中式茶点可以解读为一种乡愁。
“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学者张同道。
凤凰单丛解腻
西式茶点的色彩与造型,则是更为直观的视觉艺术享受。
甜品
古早味豆花店
美味大隐于市,除了有名的字号,潮州街头小店的百姓早餐同样可圈可点,比如这家东平路观韩酒店对面的“真姐”。
真姐美食店
牛杂粿条汤
粿条类似河粉,不同的是,粿条由米浆直接蒸熟制成,不会黏牙。牛骨熬制甜美浓汤,搭配牛杂、牛肉丸的粿条汤鲜香四溢,是潮汕乃至珠三角常见的街头美食。
卫记卤水鹅
下东平路卫记,购得一整只四斤多重的卤水鹅,打包成五盒置入两个冰袋,老板把头颈部位细心地单独装盒,贴上标签,小本经营也秉承专业。
潮汕地区位于韩江下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菜有“无海鲜不成宴”的说法,当地人所食大半取于海产品,鱼、虾、蚌、蛤,其类千状。
三澳饭店,汕头南澳岛党群服务中心院落内的一间海鲜小馆,环境简陋,不显山露水却食得一桌惊喜。
三澳饭店
八菜一汤含四种海鲜,600元,物美价廉的一顿。
鱼虾肉质紧实新鲜,简单蒸煮即是上品,就连蔬菜都出自店家田间,白灼或清炒,最清淡亦最回味。
福合埕牛肉丸
位于汕头小公园附近的潮汕老字号福合埕牛肉丸总店,起始于老福合埕街市,由普宁人陈来树先生于60年代创立,自当初摆摊的小档位经营至今,已拥有多种经营模式,开设有多间分店。
虽在陋巷深处却美名远扬,国内及香港多家报章、电视台亦曾报导。
广场潮州粿汁
广场潮州粿汁店位于汕头市人民广场附近。
一碗粿汁,可以加卤猪肉、猪肠、苦瓜、花菜、腐竹等,对于那些漂零异乡的潮汕人来说,粿汁是一种被时常惦记的食物。美食家蔡澜曾写道:“怀念这种小吃,回到新加坡,就算明明知道不正宗,也要来一碗粿汁……”
店老板介绍说粿汁皮的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手工进行,烙皮这道工序直接关系到食物的好坏。
鲎粿是潮汕最具特色的粿汁类型。“鲎”是生僻字,读音hou,据说是深海里的一种生物。鲎粿原先用鲎肉做馅料,之后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取而代之的是花蟹小虾蚶小蛏子等。
飘香小食店
汕头小公园街区内的飘香小食店经营各类小吃,是当地的一家网红店。
蚝烙
蚝,又称蚝蛎。蚝烙由生蚝加上适当的生粉煎制而成,其特点是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2019跨年潮汕美食盘点,今夜匆匆记之。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傻,随便在网上搜搜,专业拍的探店图片、写手撰的文案,哪个不比你的精巧花哨,何苦花这时间。
我只能说,那不一样。图中的每一个菜品、每一处环境,自己都品尝过、感受过,味蕾回忆食物的过程,于我而言,权当是对潮汕民俗文化的反刍和怀旧吧。
二、推荐汕头的特色美食,你吃过几种汕头的特色美食呢?
潮汕卤味
潮汕卤味是潮汕地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传统名肴,属于粤菜之潮州菜,潮汕人喜欢卤味,如北京人之喜欢烤鸭,广府人之喜欢烧鹅,客家人之喜欢盐焗鸡,是今潮州市、汕头市等潮汕地区代表名菜之一。
其制法,是以红糖、水、盐、豆酱(或酱油)、葱头、南姜、桂皮、八角、茴香等十几种天然香料进行“打卤”。将鹅、鸭或猪脚、猪头皮之类浸入卤锅,科学用火卤制。潮汕卤味包含的种类很多,有卤鸭、卤鹅、卤猪脚、卤猪头皮、卤猪肠、卤蛋等。2009年潮州卤味入选首届粤菜峰会“粤菜十大名菜”之一。
春饼
原是立春日的食品,唐宋时称为春盘。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进,其馅料由芹、韭、笋组成,表示勤劳、长久、蓬勃之意,以后成为四时皆备的小食,称为春饼。制作用料逐步改进。
现代潮汕春饼的用料和制法:将面料制成的薄饼皮披开,放入用鱼露、味精、胡椒粉、麻油、猪油搅拌均匀的绿豆瓣,猪肉,鲜虾肉,香茹,虾米和蒜茸,包成卷状,用稀面糊粘紧接合处,放入约180℃的油锅炸至呈金黄色。其特点是:外皮酥脆,馅料浓香。
粿汁
粿汁中的是粿角(粿片),由米浆制成,一碗热腾腾的粿片,淋上香喷喷的卤汁,再加上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材料丰富,美味可口,一碗基本十元左右,还可以另外加其他的菜料,潮汕人心灵手巧,基本上以前都是家家户户都会备上几个制作粿品的模具,逢年过节的时候做上几种粿拿来祭祀或者送人,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它的品种繁多,美味爽口,粿在潮汕地区发展为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小食,也成为潮汕食文化的一个缩影。
卤鹅
他们叫这种鹅为“狮头鹅”。可能也是形容这个鹅的大。一整只鹅当中,最贵的是鹅头,鹅掌和鹅肝。其他的鹅肉反而很便宜,汕头卤鹅不仅仅是汕头传统名菜,作为汕头街边小食,也是汕头著名的小吃之一。汕头卤鹅因选用汕头澄海出名特产良种鹅——澄海狮头鹅为食材。
以酱油、冰糖、桂皮、砂仁、豆蔻、八角、南姜、加饭酒、蒜头、香菇等卤制而成,因此鹅体形大、肉质鲜嫩,用澄海狮头鹅制作的潮汕卤鹅,具有入味足、色泽重、味清香偏咸的特点,香滑入味,肥而不腻,潮汕卤鹅也是潮汕地区一道宴席名菜,俗语说“斫鹅肉请人客,潮汕无鹅不成宴”,潮汕人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会卤上鹅宴请宾客。2018年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菜34个地域菜系名菜”评比中入选“广东十大名菜”榜单。
肠粉
皮非常薄,晶莹剔透。肠粉在汕头特别多,住在不同地方的人都会了解自己附近哪家小店好吃。个人吃过觉得不错的有:小吴肠粉、三身人肠粉、兄弟老牌肠粉、黄大仙肠粉,当然好吃的不只一家,呆在汕头时间长就可以慢慢挖掘。
广东人有个习惯就是喝汤,因为我妈特别爱煲汤,自然我也养成了这个习惯。广式的汤跟潮式也有小区别。在汕头,猪肚汤是最常见的,也爱喝橄榄猪肺汤,橄榄也算是潮汕的特产了,分为比较绿的会酸一些,也有香橄榄价格比较高。现在,每一餐都离不开汤了,好在生活在广东不难找到好喝的汤,在超市或者市场也可以很容易买到汤料。
三、汕头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美食?
1、炒糕粿。在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小吃炒糕粿,它是用优质白米浆蒸熟后切成小块,加入酱油,蚝油等调匀后,放入锅中煎至双面金黄,再打入鸡蛋,加入猪肉,青菜,生蚝,虾等配料一起炒至而成的一道特色美食。
2、蚝烙。主要的食材就是生蚝和地瓜粉,再加上鲜虾,鸡蛋等配料煎制而成的。吃蚝烙的时候,都会再撒上一些胡椒粉,沾上鱼露,吃起来既有蚝烙的鲜香酥脆,又有鱼露的鲜甜,口感层次更为丰富了。
3、无米粿。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汕头的姑娘,却使“无米”也不是个问题。把番薯磨成粉做成粿皮,包入韭菜,就成了特色美食无米粿。因为馅料为韭菜,因此无米粿也叫韭菜粿。但现在无米粿的馅料也不只是韭菜,还有马铃薯、芋头、竹笋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要求。无米粿煎至外皮微焦黄就可以食用了,飘香的无米粿沾上汕头的辣椒酱,香脆可口的同时又带了点微辣的口感,吃起来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4、水粿。“水粿”不是“水果”,它的造型呈现小碗形,其实它就是把米浆倒入特制的小茶杯中,放到炉上用大火蒸熟,冷却后取出的形状就呈现小碗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