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节旅游热门城市北京居首,旅游收入多少?
庆、中秋“双节”假期10月8日结束,北京假日文化和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回升态势。来自北京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分析显示,长假8天北京共接待游客998.2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8.4%,旅游总收入为115.0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9%;国内外省来京旅游者为407.4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5.4%,旅游收入为91.0亿元、较去年假期下降1.7%;市民在京游人数为590.8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10.6%,旅游收入为23.9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5%。
假日消费·整体概览
市民游客人均花费405.2元
长假期间,北京市位居全国热门旅游城市榜首,旅游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重点监测的223家旅游接待景区和地区的收入比去年假期大幅增长,营业收入比去年假期增长63.1%。据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市民的文旅消费指数也高于去年同期,市民在京游客人均花费405.2元,较去年假期增长13.0%。
在假日旅游接待量和营业收入排行中,王府井、 南锣鼓巷、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北京市大栅栏商业街区等跻身前10名。其中,王府井接待172万人次、收入2.7亿元,南锣鼓巷接待134.1万人次、收入695万元,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接待52.3万人次、收入1.9亿元。
夜间消费成为疫情后生活服务业消费复苏的重要增长点。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北京市夜间景区门票及外卖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66%和16.25%。
10月1日至8日,北京举办营业性演出共计88台436场,吸引观众12.6万人,票房收入2470.8万元;在演出场所限量75%的防控政策下,演出场次已恢复至2019年国庆假期的75.7%,票房已恢复至60.7%。
假日消费·公园景区
游客间隔入园错峰出游
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约999万人次。其中10月3日至10月7日每天游客量超过130万人次。
节日期间,全市81家客流量较大的公园坚持实施网上预
二、重庆第二、武汉第七、贵阳第九,2019年旅游总收入36强城市
喜欢看我文章的朋友们,麻烦关注下,谢谢大家支持!
旅游 总收入36强城市出炉,北京、重庆、上海位居前三名,均超过5000亿元,分别6225亿元、5739亿元、上海5357亿元;其中,上海表现较差, 旅游 总收入首次被重庆超过,退居第三,且增长很慢,未来二年内可能被成都超过,需加强大力宣传,加强 旅游 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人来上海 旅游 。
成都、广州、杭州列第四至第六, 旅游 总收入分别为4664亿元、4455亿元、4005亿元;其中,成都表现较好, 旅游 总收入超过广州,且速度较好,未来几年内有望超过上海,说明成都在 旅游 宣传及 旅游 基础设施做得比较好,吸引大量来自中西部或东部游客,值得学习和借鉴。
另外,武汉、西安、贵阳、南京、苏州、昆明、宁波、长春、上饶、九江、遵义、无锡、长沙这13座城市, 旅游 收入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长春表现较好, 旅游 总收入在东北地区排第一,高于大连1657亿元、哈尔滨1576亿元、沈阳875亿元,说明长春 旅游 景点较多,基础设施较好,价格比较实惠, 旅游 宣传做得好。
至于其它城市,桂林1956亿元、南昌1869亿元、合肥1750亿元、南宁1725亿元、1709亿元;剩下城市则低于1600亿元,最后五名为石家庄1479亿元、台州1470亿元、福州1451亿元、保定1438亿元、嘉兴1423亿元。
2018年重庆 旅游 总收入为4344亿元,而2019年57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94亿元,超过上海、广州,排全国城市第二,仅次于北京;说明重庆 旅游 价格便宜,交通便利程度和 旅游 基础设施较好,以及持续加大“重庆非去不可” 旅游 品牌宣传,值得学习和借鉴;按目前情况,未来重庆两三年内 旅游 总收入有望超过北京,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不过重庆地方那么大, 旅游 景点众多,价格也是比较实惠,排第一也是正常。
2019年武汉 旅游 总收入为3571亿元,位居全国第七,已超过南京、西安等城市,说明武汉在 旅游 基础设施和 旅游 宣传方面做得不错, 旅游 景点不断在开拓和完善,吸引来自国内外游客到武汉,同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不过,今年武汉由于受疫情影响,武汉 旅游 总收入排名将会大幅下降,但这只是暂时性,现已渐渐在恢复,很快回归到正常水平。
2019年 旅游 总收入为3099亿元,排全国第九,超过南京、深圳、苏州等城市。在西部地区仅次于重庆、成都、西安;说明贵阳 旅游 基础设施和交通便利,以及 旅游 景点多,吸引国内外大量旅客到贵阳,拉动经济发展。其实从这几年,就可以看出,贵阳经济发展较快,各项指标在全国不断提升,如财政收入、GDP、税收等等,渐渐成为实力较强省会,发展模式可学习或借鉴。
注:
1-数据仅参考。
2-数据日期:2019年。
三、2019春节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 民俗传统文化成春节主打吗?
近几年来,春节假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消费者不在拘泥于春节拜年做客而是以更新潮的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年。鹿豹座平台了解到,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
传统民俗和民间文化吸引力凸显。旅游过年已成新民俗,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春节期间,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营造春节气氛。北京、山西、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安徽举办彩灯大会、舞龙舞狮、抖空竹等民俗体验活动,广东的广府庙会、迎春花市、醒狮贺岁、客家山歌、采茶戏等非遗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
“博物馆里过大年”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广泛欢迎。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
三四线城市、各地乡镇春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欢乐春节全球参与。基层和乡村的春节休闲方式已不再只有K歌、打牌、搓麻“老三样”,民俗活动、文化展览等极大丰富了人民的节日生活。全国各地县、乡、村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村民当上了“村晚”导演,左邻右舍成为舞台主角,逛庙会、猜灯谜、旅游文化巡游等迎新年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到农村去闹新春,草莓采摘、柑橘采摘成为亲子游的热门活动。
“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座城市举办演出、展览、庙会等1500多项活动,讲述美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日益丰富的春节文化生活彰显国民幸福,处处体现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各部门多措并举,确保假日市场安全有序运行。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提前部署应急值守和安全检查工作,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多部门联动,文化综合执法效果明显,市场秩序良好。春节期间,北京、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向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提醒大家安全出行、文明守礼、勤俭过节,强化文明旅游氛围,传播文明旅游理念,提高市民和游客文明旅游素质。
来源:知道日报:今年春节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 民俗传统文化成春节主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