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方端午旅游好去处

导语:2017年的端午节南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自古南方都是风景秀美,旅游景点著多的地方、下面一起来看看端午节南方必去的旅游景点推荐。

一,苏州锦溪古镇:在记忆中的水乡聆听江南丝竹

   在江南,古镇是一抓一大把的。从最早火起来的周庄,到绍兴,再到近几年名声大噪的西塘、乌镇、同里、甪直、南浔、千灯、枫泾、木渎、朱家角……

但是我唯独愿意在锦溪停留下来喝杯茶。因为一旦喧嚣,江南古镇的灵气就全部烟消云散了,不管你在电影里多么美丽,也不管你曾经过往过多少名人。

一个因为孤独地埋葬着宋朝一位陈姓妃子的地方,最打动我的就是这里的世无争。沿着枕河人家的那些小巷子里走,偶尔飘过一些戏迷吹拉弹唱的声音,尽管我听不懂,但是我知道,这种隐约婉转的声音里,透出的恰恰是很多人要寻找的江南……

二,福建霞浦:世界上最美丽的滩涂

   世界上最美丽的滩涂,那些渔民们本无意支起的渔网将最优美的线条和大自然的光影结合在一起,整个滩涂所表现出的那种梦幻般的阵列几乎会让镜头后的摄影师晕厥!

如果是单纯的旅行,除了可以在霞浦和渔民一起去体验那份光影间的快意以外,你可以将霞浦、惠安、永定连成一条线,去看看勤于劳作的惠安女子和我多次推荐的永定土楼。当然,如果中途也想逛逛古老的泉州和浪漫的厦门也是不错的。总之福建作为中国滨海文明的代表地,有着很多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值得体验。

三,东川红土地:令人惊叹的大地艺术

云南的美景太多了,所以这个地方显得被冷落,但是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无法拒绝这种人类开垦与自然形成的大地的杰作。那种热烈的土地的颜色和农民种种植的庄稼形成波澜起伏的色带,交错纵横,尤其是彩云之南所特有的浓厚云影间,偶尔投射下几缕太阳的光线,则更显得神秘壮观。如果你喜欢摄影、不在乎吃苦,还恰好有自己的一骑座驾,那么很适合来这个地方感受一下红土地的壮丽!

四,贵州镇远:在温润如玉的小镇欣赏那份纯粹

镇远真得不想让你错过。一个安静得连水都看不到多少波纹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临河而建,放佛坐落在一块温润的碧玉上。曾经有个朋友告诉我打算在镇远开家客栈,我劝退了他。我告诉他这里家家临河观景,都可以成为漂亮的客栈,你有什么竞争力?另外,这里游客根本就没有几个,你去赚谁的钱?

五,河池巴马:在与世无争的美景里和你慢慢变老

   很多人会去这个世界上长寿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买个房子,却没有时间去住。

我们不妨把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和夸张的长寿愿望分开,而是去安静地享受这里的山和水。正因为有好的山水和看山水的心境,才让这些村民健康地活到100岁以上。都市人大多习惯于制造一个很精致的杯子去盛水喝,其实往往等到杯子造好的时候,水已经没有了。

同样在广西河池,毗邻巴马很近的地方,还有一处世外桃源叫凤山,比巴马风景更无敌,长寿人数也同样很多,却很少有人知道。

六,泸州分水油纸伞:在缤纷的手艺里回味中式古典

   这些令人叫绝的油纸伞可以让你充分领略到中式古典的魅力。有人说这些玩意现在除了在日本和台湾有人愿意买,内地谁还稀罕它!

但是不管我们如何仇视日本,也不管我们如何示好台湾,仔细回味一下,中华文明最具有生命力的根,恰恰似乎是埋藏在这两个地方。

除了欣赏油纸伞手工制造工艺,你还可以去距离不远的犍为看窄轨蒸汽机车,据说wate的后人来到中国时,看见犍为的这些超级古老却依然在使用的蒸汽机车,激动地泪流满面。

无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个体的人,我想都无法忽视自己根的存在。

七,广西龙脊梯田: 南中国农民修筑的时光天梯

   这个季节龙胜的龙脊梯田更漂亮一些,因为元阳梯田在春节前后灌水时才最漂亮,而龙胜的秋天满山的稻田尤为醉人。旅游不能不说是一件感性的事情。比如尽管我对所有人工制造的景观都很排斥,却唯独钟情于农业景观,也许是因为在农村长大,觉得农业距离自然最近的缘故吧,那些大面积的田野、起伏的庄稼、一望无际的花海、层叠的梯田、翻滚的泥土,都很容易让我为之心动。

距离龙脊梯田不远就是广西的海洋,在那里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村落里大面积金黄的银杏。

八,甘孜丹巴:藏族美女和碉楼一样神秘美丽

   那些嘉绒藏族的先民们在群山间创造的建筑杰作碉楼,一场举世震惊的地震都安然无恙,可想其坚固与壮美了。

九,贵州开阳:天人合一的田园风光与峡谷河流

   跟云南一样,贵州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你不想过于舟车劳顿,可以在开阳的田野里游荡,这里没有什么大名气的山水,游人也不多,但是恰恰是欣赏田园风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附近有个南江大峡谷,每年经常有摄影爱好者搞人体摄影,不用说也是个很僻静的峡谷。所以不想太累的话到这里放松一下也不错。

二、贵州镇远古镇好玩吗

镇远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镇远古城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卫并入县。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省县,以其地为府直辖,1913年恢复置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据《贵州通志》392页载:“宋理宗宝祜六年(1258年),十一月。宋诏: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吕逢年晋一秩。”镇远之名始于此。-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

三、镇远介绍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有“湘黔咽喉”、“黔东重地”之称。从陆地,可深入贵州腹地与云南,直达缅甸,是通往东南亚古驿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水路连接沅江,进入洞庭湖

后,顺流而东,可达沿海;若弃舟登岸,向北可到京师。镇远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官殿

早上起身,文正秀习惯地靠在门前向远处眺望。文家住在镇远城北九曲岗上的四官殿内,这里应该是城里观景的最佳地点,(音“舞”)阳河水将镇远城一分为二,河面上,早起的摆渡人摇起了双橹,县城龙舟队的队员

们正在训练,隐约还看得见河边早起垂钓的人们,石屏山脚下的老四合院里也燃起了炊烟。殿里供奉的是战国时的四大名将:吴起、廉颇、王翦、李牧,四官殿因此得名。四官殿被划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后,他们一家四口住进了四官殿,每天的工作是打扫四官殿的卫生,收入从门票及香火钱中提成。

“一天才两三个客人,2元的门票,这点收入还不够吃饭。”文正秀抱怨着炎热的天气,“冬天上山的人要多些,观音菩萨生日时最热闹。”四官殿的门口,除了文物保护条例,还挂了块殿内菩萨们的生辰祭日,提醒着拜佛进香的善男信女们。

四官殿建在九曲岗的悬崖之巅,惟一的小路从大殿底层穿过,经过一道碉楼式的砖石拱门,可以直登石屏山顶。镇远城东、西、南三个城门都是水头,而四官殿前的北津关却是惟一的陆上关卡。

陪同我们的胡弘是县文管处的副所长,在经过北津前门时,胡弘伸开双臂量了一下城门的宽度,“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城门了”,他旋即掏出一卷尺测量起来:城门高4·9米,宽5·4米,拱洞最矮处2·1米,门

洞深3·2米。胡弘问道:“不知能不能申报吉尼斯纪录?”我们一下子被他的认真劲逗乐了。

民间传说,居心叵测的人进入镇远城,必须先过了这四官的“关”,四官殿因此又被看作镇远的守护神。

其实镇远城的守护神又何止这战国四将呢?镇远兴起于元朝初年,从一个军事城堡演变而来,城内武将的遗址可谓比比皆是。中河山东侧有“令公庙”,城东有“吴王洞”,府城头牌街有“邹公祠”,卫城西部有“和公祠

”,府城兴隆街上还有“苏公馆”……这些大大小小的将军,或是在战争年保卫过镇远,或是名声显赫的军事人物,一旦被立祠纪念,不但成为镇远历史的一部分,也成了镇远的守护神。

妈祖庙

镇远分卫、府两城,均依山势而建。镇远先有卫城,后建府城,这是其军事地位所决定的。据记载:从元初置镇远沿边溪招讨司之后,镇远成为“滇黔锁钥”的军事重地,到清康熙以前,镇远屯兵2220名,咸丰、同治

年间,驻军人数多达两万余人。为了保证军需供给,大批商人涌入镇远,仅在1850年—1882年的三十来年间,迁入镇远的商业客户就有2062户。商人们带来了汉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镇远的发展。

82岁的梁鼎解放前曾出任过阳镇的副镇长,老人说:“镇远城里的会馆大都建于清初,著名的有江西会馆、福建会馆、秦晋会馆、两湖会馆、两广会馆等,号称‘八大会馆’。会馆里的戏楼一唱就是一两个月。”

福建会馆就是镇上的天后宫,这是一座远离大海的妈祖庙。现存的天后宫,虽带有山地建筑的特点,却又秉承了闽南建筑的特征,其大殿内的一副窗雕异常繁复绮丽,而殿脊上的泥塑“二龙抢宝”,更是采用了空雕的技艺

。宫内有戏台、客房、厨房,而且还有瞻望水运情况的临河眺台。每逢妈祖生辰,这里都举行大型的庙会。

在镇远城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过20多个码头,目前仍在使用的有大河关码头、禹门码头、城隍庙码头、天后宫码头、米码头等12座,府城的每条古巷都对应着一个古码头,复兴巷对应的是城隍庙,仁寿巷对

应的是新码头,四方井巷对应的是古渡口大码头。解放后,老街老巷的名称大多改得新潮时髦,可镇远人仍然依习惯称“头牌”、“二牌”、“三牌”。而城中的地名如镇西关、北津门、周街卡、上北门卡等,也大都带着过去

军事重镇的痕迹。

镇远航运业极盛时期,阳河上停满了往来船只,船到码头,船工们可以到各省开设的会馆戏楼里听《岳飞传》、《杨家将》,也可以到河坝上对山歌。

航运业的衰败,使镇远城一时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尴尬。住在杨家大院的刘开元还清楚地记得自己30年前在航运社跑船的日子,“船过老鸦滩时,我们一把把地将糯米粑向空中抛,那河滩上的老鸦(乌鸦)应该有几百

只吧,如果老鸦将糯米粑都叼了去,说明我们这一趟船能平平安安地返航。那时候,我们门前阳河还可以跑40吨的大船。”他所说的老鸦滩是沅江上游的清浪滩,从贵州镇远起锚,经沅水,入洞庭湖,跑船的人提起这十里

长滩,没有不摇头的,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先是镇远通了火车,后来下游的电站建成后,这水再跑不起大船,船卖了,航运社也解散了。

望着眼前静静流淌的阳河水,刘开元不愿再提往事,“总之,我们跑船的这一帮老家伙日子都过得挺苦”。

傅家四合院

住在四方井巷的傅舜德是傅家的第七代传人,当年祖辈从江西一副货郎担挑到镇远定居下来,“赚了点钱,转行做桐油生意,后来在大码头边建起了自家的裕盛老行,主要是存放过往货物。”如今在县城建局工作的傅舜德

说:“祖辈人靠着眼前的阳河发了家,给我们留下这幢老四合院。祖屋的顶楼至今仍是双层楼板,当年老行里的贵重货物大概就堆放在家中。”

老屋从建成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傅家历经七代,一直住在这套老四合院里。四合院分前院后院两部分,阳光透过天井洒在老宅的一扇扇工艺精致的花窗上。

傅宅是我们走访的数十个民居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家,老宅里的家具多是明清时期购置的,桌子是明朝的,几张太师椅是清朝的,二张琴凳也是清朝的东西,还有一张清朝的“百子床”。傅开着玩笑说,“我们家是几代单

传,好像与老祖宗的意思不相吻合。”老宅里如今只剩下老夫妻两人,傅的子女都去了省城贵阳工作。

傅家老宅的这几扇窗子上共有400多个雕花图案,远看窗花的雕刻遵循了传统技法中的对称原则,而实际每一朵花,每一个动物图案都有细微的差别,也就是说每个图案都不重样,老傅解释道:“镇远的木雕与石雕工艺

图案造型不求细腻,线条圆润、浑厚,造型上多憨态可掬,而我们家中的这几扇窗的图案以精细见长,其中受苗族刺绣、挑花等艺术的影响,图案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因为防潮方面的原因,老傅在老屋的改造中也采用了现代的地砖,“主要是房子太潮湿,家具脚都泡朽了。”而他巧用心思改造的卫生间曾被来此参观的古建专家称赞:“老城区里的地下通水系统是很考究的,卫生间的化

粪池巧妙地利用了天井中的下水通道进行处理,再汇入古巷的下水道。”

傅家大门上的几块裙板在“文革”中被毁,神龛也只剩下一幅残破的对联,老傅请了福建师傅在家中做了一个多月,将几块裙板恢复了。

在复兴巷的入口处,傅指着一堵封火墙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傅家祖辈开办的堆栈,专供商人们存放大宗货物,也算是现代意义上的仓储公司吧。”墙上“裕盛老行”四个大字依稀可辨,可无论是堆栈还是仓储公司都早

已成为普通人家的住宅。

古建一绝

陪同我们的胡弘不仅是个镇远通,而且堪称县里的古建筑专家,一进青龙洞,胡弘来了劲。“那一年,从北京请来的古建维修专家祈英涛先生在青龙洞讲课,短短几天课,涉及到的建筑构件名称有数百个。如果把青龙洞所

有的建筑手法、构件名称编辑成册,抵得上半部《建筑辞典》。古建专业的学生来这里实习,不用上课,不用看模型,在中河山上多转几圈就入门。”

胡弘的介绍中有对家乡的感情,不过,当我们随着胡弘一路走来,不由得为眼前一座座飞檐翘首的建筑拍手叫绝。

青龙洞在城东中河山腰宽约80米、长约300米的悬崖地带上,30多座靠崖连洞的建筑依山而立直至山顶。远远望去,这些飞檐翘翼、青瓦红墙的殿阁就像是挂在山崖上的壁画,它与石崖、溶洞、古树、藤萝融为一体

,自然天成。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整座中河山及环山流动的阳河都是青龙洞存在的环境空间,岩石、洞穴、远山近水、炊烟、行船都是青龙洞的借景。

青龙洞建筑是镇远古城建筑的精华,它是由青龙洞、紫阳洞、中元洞、万寿宫、祝圣桥等古建筑群组成。胡弘一路指点着其中的玄妙之处:“因为是顺应山势而建,讲究的是如何计算建筑的支点,每一座建筑都是独具匠心

。殿寺贴山的部分,半楼以岩石为楼板,半楼悬空;吕祖殿里底层是吊脚楼,正面是阁楼,后半部干脆就在岩洞中;老君殿的12根立柱,有7根是在凹凸不平的岩石上,而一栋建筑中竟然巧妙地做出三种檐式……而这一切都

是依照万寿宫山门石坊上的两块砖雕重现原貌的。”

那两块宝贝砖雕,是各长120厘米、宽40厘米的青砖,微缩了青龙洞、万寿宫、中元洞三组古建筑群全景,是立面约1万平方米面积的八千分之一。在“文革”浩劫中,青龙洞也未能幸免。后来主持修复工程的县文化

局长陶钟麟感叹:“多亏了那两块砖雕!其雕刻手法有微雕、圆雕、浅浮雕,算是砖雕艺术中的珍品。”

遗憾的是,修复后的青龙洞加了少量耀眼的琉璃瓦。而原先青灰的瓦面土红、褚石相间的柱、墙、门窗,白瓷点缀的正脊、翘角,黑底金字的匾额、楹联,与山上的岩洞、植被,才是相映成趣的啊。

各路神仙

镇远人好客,古巷里老宅大门终日敞开着。对于推门而入的外地人,主人家总会递过张小板凳,闲时,陪你天南地北地聊,决不会因你的擅自闯入而面露不快,更不会因为门前挂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而借机敛财。

在城西的黄家,神龛上的牌位很耐人寻味,“天地君亲师”的两旁密密麻麻地写着四官大师、文武曲星、福禄财神、灶王府君、观音大士、杨泗将军等牌位。向主人家一一请教,原来镇远人是有神便供,越多越好。

在冲子巷口遇到一家人正在烧香,凑过去一打听,主人家热情地解释关于“金龙王”与“龙王爷”的差别,半天我也没能听懂。仪式也极简单,杀一只鸡,上二炷香,片刻功夫,主人家已经完成。在每条古巷的老井旁,总

可以见到香火鼎盛的龙王庙,掌管井水的龙王爷毕竟实用!

在阳河东的中河山上住着的几十位“神仙”:玉皇大帝、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尧、舜、禹、观音菩萨、财神爷、朱熹、张三丰、十八罗汉、斗姥、吕洞宾等,这些老百姓眼中的神仙们共聚一山,相安无事,不能不说是

宗教史上的一个奇观。青龙洞里有观音殿,紫阳洞中有老君堂,张三丰在中元洞里炼丹,民间诸神更是自在,在三洞里随地摆设香炉,财神爷跑到了青龙洞,杜康在紫阳洞里对酒当歌,王灵官在中元洞里当上了“纠察官”。

神仙们杂居一处,无意中透视出镇远人对宗教的态度,热情但保持一定的距离,实用但又很超脱。据说从前在中元洞里办庙会,会期选取在佛祖的生日夏历四月八日,信徒们要在释迦牟尼像前大办酒宴;而每年在紫阳洞里

举办的“杜康会”,居然在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眼前祭酒神。而释迦牟尼与朱熹大概只能入乡随俗,对这曾是军事重镇的镇远城的商人和市民们的做法睁只眼闭只眼了。

参考资料:┊W┊W┊W┊。┊u┊t┊u┊2┊。┊c┊o┊m┊

四、2019年镇远赛龙舟文化节旅游人数

29.48万人次。2019年镇远赛龙舟文化节旅游人数约29.48万人次。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五、端午出游,哪些景点最热门?

端午时节,虽然很多人都会选择回家和家人团聚。同时也会有很多人选择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旅行。那么这个时候比较受欢迎的就是一些有划龙舟比赛的景点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所以在这样浓浓的传统的,有意义的节日里,大家都会喜欢去到比较有意义的一个旅游景点去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

01.趁着端午去感受一下划龙舟的乐趣。端午节大家除了在饮食方面会吃粽子之类的,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去体验和看一下划龙舟。提到划龙舟,大家必须要去旅游打卡的景点就是有山水有河流的地方,在有山水河流的景区。正逢端午节日之际,也会有一些。有趣的项目。趁着端午假期可以去一些会举行划龙舟比赛的景点。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去广西桂林,因为那个地方山水之美。享誉于中国。端午节雀食是可以去看一看桂林山水。

02.总要去趟镇远吧。

贵州的镇远古城,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端午节之际,贵州镇远还举行了划龙舟比赛,在这个优美的小镇,有着古时候的气息,同时河流环绕龙舟比赛也在进行着。所以端午节,一定要去一次镇远古城。看一看镇远的龙舟比赛,看一看那高山河,看一看夜晚的镇远。

03.端午节可以去看一下峡谷,瀑布。端午节是一个跟河有关的节日,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三峡,去看一下黄果树瀑布。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闻一闻大自然馈赠的美好河山,体验一下大自然的气势磅礴,峡谷的山川秀丽。所以在端午节之际,最好的就是去打卡一下峡谷河流的一些景点,可以去看看海,吹吹海风。也可以和朋友家人一起,去划划龙舟,看看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