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告诉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简介
哥本哈根(丹麦语:K�0�3benhavn,)是丹麦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座落于丹麦西兰岛东部,与瑞典的马尔默隔厄勒海峡相望。厄勒海峡大桥在2000年完工后,哥本哈根与瑞典的马尔默可透过车辆和铁路往来,促成了两地人力资源的互相交流,每年利用厄勒大桥的通勤人数不断成长。此外大桥通车后也让两座城市之间形成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群。在2008年,《Monocle》杂志将哥本哈根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哥本哈根在全球城市分类中被列为第三类世界级城市。此外哥本哈根在西欧地区获选为“设置企业总部的理想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巴黎和伦敦。哥本哈根城市建立之际的名称为“Kj�0�3bmandehavn”,意为“商人的港口”。英语的名称来自于低地德语“Kopenhagen”,中文译名也由此而来。哥本哈根位于丹麦最大的岛西兰岛上,与瑞典的马尔默隔海相望。城市的一小部分位于阿玛格尔岛上。请注意,哥本哈根和哥本哈根县是两回事,哥本哈根并不属于哥本哈根县,而是一个独立的市。从地质上来看哥本哈根位于冰川时期留下来的冰碛层上(丹麦大多数地区是冰碛层)。哥本哈根气候温和,从图上可以看出大温度计最高温度为摄氏30度,最低温度为零下20度,哥本哈根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温度范围。丹麦人热爱自然,由丹麦画家维格·维涅柏设计的旅游招贴画“鸭妈妈”画的是一位警察阻断了所有交通以便让一个母鸭子带领小鸭子横过马路。有的人甚至极端到连苍蝇也不打,认为“他们也有生存权利”。城中没有太高的建筑,风景秀丽。有好几处市政府为旅游者免费提供的自行车,由在车轮上作广告的公司提供财政支出.哥本哈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约为22°C(72°F),最低约为14°C(57°F),而冬季的低温约在0°C(32°F)左右。降雨量也十分适中,但全年四季皆有雨。冬季仅有少量降雪.12世纪时在厄松区域建立了一个城堡,其目的是保护一个通向瑞典的小港口。这个城堡及在其附近建立的居民区被称为K�0�3bmandens Havn(商人的港口)。后来这个名字改成哥本哈根。1254年哥本哈根获得城市权。1369年汉萨同盟视这个新兴城市为竞争对手,将它连城带堡摧毁。1416年丹麦国王将其住地迁到重新建成的哥本哈根,1443年正式将首都从罗斯基勒(dk:Roskilde)迁到这里。 哥本哈根的历史多灾多难,多次瘟疫、战争给它带来创伤。1658年至1659年瑞典包围哥本哈根,18世纪的瘟疫使全城三分之一的居民死亡。1728年和1795年大火。1807年英国舰队炮击哥本哈根,带来巨大破坏。 19世纪的大迁移给哥本哈根带来了巨大发展。城墙被拆毁。20世纪有一段时间由于许多人更喜欢在郊区居住城市稍稍变小。[编辑] 休闲和文化 [编辑] 音乐和娱乐 哥本哈根歌剧院 皇家剧院 在夏季举办的哥本哈根爵士音乐节,是多年来城市里的热门活动。音乐节的起源是从多位的美国爵士乐手在1960年代移居哥本哈根后开始,这些乐手包括班�6�4威伯斯特(Ben Webster)、泰德�6�4琼斯(Thad Jones)、肯尼�6�4德鲁(Kenny Drew)、艾德�6�4西朋(Ed Thigpen)等人。近年来,哥本哈根室内管弦乐团(Hafnia Chamber Orchestra)开始在城市内的文化表演舞台上崭露头角。由指挥家西蒙(Simon Casali-Krzentowski)在2001年组成,哥本哈根室内管弦乐团成功的将许多丹麦的作曲家介绍给更多观众。若要寻找免费的娱乐,在斯洛多耶(Str�0�3get)步行街的下午到晚上之间会有许多像是马戏团般的活动,音乐家、魔术师、杂耍表演以及其他的街头艺术都会在这里聚集演出。哥本哈根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运动队伍。足球队伍哥本哈根足球队(FC K�0�3benhavn)就是以哥本哈根作为根据地。哥本哈根足球队会在帕尔肯球场(Parken Stadium)中进行比赛,并有6支球队在丹麦次级联赛中角逐。哥本哈根同时也有三组冰上曲棍球队伍,分别是 R�0�3dovre Mighty Bulls、Herlev Hornets 和 Nordsj�0�3lland Cobras。哥本哈根也有多支手球队,哥本哈根足球会旗下拥有两支同名的男女队伍。联合式橄榄球也经常在哥本哈根比赛,知名的队伍包括 CSR-Nanok、Copenhagen Scrum、Exiles、Froggies 和 Rugbyklubben Speed。基地位于哥本哈根的丹麦澳大利亚足球联盟(DAFL,Danish 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是非英语国家中最具规模的澳式足球赛事。哥本哈根也是多支丹麦板球队伍的根据地。虽然丹麦自1966年起就是国际板球协会(International Cricket Council)的会员国,但这项运动在丹麦的体育教育中并不普及,球迷人数、比赛场地、媒体关注程度也不如足球等热门运动。哥本哈根拥有非常多的餐厅,一种称为“sm�0�3rrebr�0�3d”的“开放式”三明治是当地最常见的传统美食之一。哥本哈根共有11间获得米其林星级评价的餐厅。其中“Noma”餐厅被选为全球十大最佳餐厅的第十名,最近又获得了一颗米其林星星,使这间餐厅成为米其林二星级的餐厅[9]。此外,知名的国际旅游网站 TripAdvisor 的读者更将 Noma 选为全世界最棒的餐厅。
二、在世界第一的馆子吃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几年吃过很多世界上很厉害的餐厅,但如果要问我吃过的哪家餐厅“最厉害“,我应该会毫不犹豫地回答:Noma.
Noma在北欧菜的地位,堪比小野二郎之于寿司,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之于天妇罗,拥有最多数量米其林星星的世纪名厨卢布松之于法餐,等等等。
甚至更厉害的在于,Noma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北欧菜的开创者、定义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如今你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家餐厅吃到蚂蚁、树叶、苔藓、松果等等奇怪的食物,在某种程度上,都和Noma有关。(云南的有些餐厅除外)
2003年,Noma在哥本哈根开业,开在市区移动250年的古建筑里,曾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共四次次获得世界最佳餐厅的称号。主厨René Redzepi通过他的理念与烹饪手法,着重展现北欧的「风土」特性,并将北欧料理推向世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Noma无疑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餐厅之一。
2017年的时候Noma关闭,将餐厅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的自由城,拥有了更宽敞的区域给主厨René Redzepi更大的施展空间,并于次年2月重新开业。
在2019的世界50佳餐厅名单里,Noma直接上榜第二名。要不是今年疫情的关系,Noma应该会再次获得世界最佳餐厅的称号。
现在的Noma 2.0从春天开始将春夏秋三季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令季节」。春天通常为海鲜季(Seafood Season),夏天通常为蔬菜季(Vegetable Season),秋天则为狩猎季(GAME & FOREST SEASON)
我第一次预约是一个人去,提前一个多月登记了候补名单。而他们的候补名单根本没有用,最后我也是通过每天不断地刷座位订到了海鲜季某个工作日的位子。(Noma除了做菜厉害,玩套路也是厉害得不行)
但相较于日本一系列神级餐厅「介绍制」的预约制度,Noma的预约相对简单也“公平”很多。
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季节的全部可预订座位会提前几个月在某一天开放预订,一般只要准点守在预约的网页上,不要选择周末的日子,还是很容易订到的。
对了,务必要约4个人一起,2个人或者1个人是几乎不可能订到座位的(反正在预约日我是没见过开放4个人以下的预定)
如果预定上了,需要支付餐费全款,恭喜啊~
相较于“旧世界”的餐厅,新世界的这些餐厅更注重于整体的体验。
现在的Noma开在哥本哈根的郊区,通常需要打车前往,上车只用说Noma,想必所有的司机都会准确地把乘客带到相应的目的地。(北欧消费有多高,出租车就能让你有多流泪)
而在下车车门打开的那一刻,在Noma的体验就开始了。
下车的地方到Noma的入口有很长一段距离,下车的时候就会有“泊车小弟”和你确认预约信息,然后通知等在入口处的工作人员。
而到了Noma门前,打开门的一瞬间,所有的厨师团队和工作人员包括主厨René Redzepi会在门口以Noma的方式欢呼客人的到来。(我没有录,可以参考以下这段视频的前10秒)
一个人来的话,通常只有Shared Table共享餐桌,和其他15个来自世界各地的老饕共享餐桌。
当晚除了我和对面来自加州的小姐姐是一个人以外,剩下的全是一对儿一对儿的。
这样的场合,入座后,我必须要先喝一口酒。
因为全部人预约Shared table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所以刚坐下来大家互相寒暄几句之后就开始上菜了。
海鲜季的第一道菜是海螺汤。
端上来的时候,用海螺壳装着产自法罗群岛海螺熬成的汤,放在细沙上。螺壳的边缘点缀了丹麦初夏的鲜花,温暖的汤汁柔和醇厚,鲜味夹杂着鲜花的草本香慢慢在口腔中绽开。
半天前我还在爱尔兰,而这一刻,值了。
新鲜的竹蛏搭配了白加仑、腌渍过一年的接骨木花以及新鲜的圣约翰草。
料汁调的鲜美,味道略微偏酸,很是开胃。
这还是我第一次吃生的竹蛏。
菜上来的时候,我以为是吃青口壳。
打开盖子,才是青口最棒的部分。
虽然看起来似乎就是两只肥美饱满的青口,但咬下去会发现青口里塞满了酱汁。焦糖化的烟熏黄油里加了藏红花和极地百里香,一切都只是为了强调青口的风味。
挪威产的北极甜虾搭配上野生草莓、风干番茄以及红醋栗,焦糖一样的脆片实际是由虾汤制成的。
新鲜的甜虾就以足够好吃,几种调料的搭配更是把甜虾的鲜甜味烘托得淋漓尽致。
盖子上的虾头也是用来吃的,吮吸虾头,满嘴都是精华。
烟熏过的鱼子酱味道更为浓郁,周围是一圈南瓜泥和熏蛋黄做成的酱汁,又点缀一些李子做成的脆片。
鱼子酱的鲜美搭配上烟熏的香气,层次感太过丰富。
陈醋蛰头里的海蜇口感是爽脆的,而这里的海蜇完全是水母那种柔软的质地。
但实际上,“水母”实际是用鱿鱼汤加琼脂做成的“果冻”,橘黄色的则是圆鳍鱼鱼子酱,共同组成了“水母”,怪不得入口即化。
周围的海带也是搭配着一起吃的,几种味觉各不相同的“海鲜”搭配在一起,口感非常有趣。
接下来是海鲜拼盘
在挪威极寒水域长大的扇贝自然比普通速成的扇贝拥有更多鲜甜滋味。
扇贝没有经过太多处理,只取贝柱和扇贝黄,用黑加仑糖浆以及海盐进行调味,但这样的调味方法有点“作弊”的感觉,让扇贝的鲜甜过口不忘。
Mahogany clam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贝壳,这种尺寸的北极蛤通常也就长了一个多世纪。
贝壳切丝后搭配盐渍白醋栗和白加仑,再浇上用巨藻和青口熬制的料汁,完全是海洋的味道。
但北极蛤的味道实在太强烈了,让人感觉有些腥,毕竟也是100多年的老贝壳了。
生蚝产自丹麦的limfjords这片峡湾。
生蚝稍微用水汆烫了一下,再搭配三叶草和冰岛产的小花,本身就不是很肥的生蚝吃起来更是有在吃素菜的感觉。
海胆是法罗群岛的,与核桃片搭配,再用奶油和玫瑰油进行调味。
各种食材增加了海胆味道的丰富度,是吃海胆的快乐没错了。
和菜品一起出现的还有一整条活的海参用于展示,在冰上还在蠕动。
海参的做法也很特别,把海参的皮和生殖腺分开处理,烘干后变成“薯片”一般,蘸着法(fà)式奶油一起吃。
吃起来像在吃炸猪皮,海参果然还是我无法理解的食材。
像在吃鱿鱼“意面”,鱿鱼切成丝后,裹上烤海带制成的酱汁,有很浓郁的焦糖黄油香气,让人完全无法抗拒。
吃完鱿鱼后,并没有着急上下一道菜,而是带着我们参观了Noma的中央厨房区域。
并一一介绍了各个岛台相应的职责。
入口处的海鲜标本
回到座位上,下一道菜已经上来了。
蜂蜡制成的容器装着以海螺肉和腌渍玫瑰为主菜的沙拉,用了超过40种食材。
挺 健康 的。
鳕鱼头上的肉自然鲜嫩可口。
而这道菜的重点在于搭配的三种调味料——蚂蚁酱,山葵汁,混合香料。
Noma一直热衷于使用蚂蚁进行调味,因为蚂蚁独特的酸味和辣味是其他所有食材无法模拟的。
用巨藻制成的脆片装着烤鳕鱼脸颊上的肉,点缀上冰岛的山葵花。
整个鱼头的精华都在这一口上了。
没想到这儿就开始上甜品了(我还没吃够)
一个完整的“青口”。
用发酵过的梨做成青口的壳,里面装着海带味的冰淇淋,还配有甜菜根、沙果、甘草等等一系列食材用以增加风味。
本以为味道会有些怪,但甜咸味的冰淇淋意外的好吃。
我真的好喜欢Cloudberry这个名字,因为是黄色的,所以也被叫做黄莓。
这道甜品是酸奶冰沙浇上云莓酱汁,上面的松果用糖浆浸泡过,再加点点松树油,整道甜品都很“森气”。
Noma真的很喜欢巨藻。
巨藻做成的挞底装着加了松针的奶油,松仁以及生蚝味的焦糖牡蛎脆片。
Noma把海鲜味的甜品做的实在太出彩了。
我第一次听plankton这个词是在夏威夷潜水的时候,当时潜导跟我们介绍蝠鲼(魔鬼鱼)的主要食物就是plankton(浮游生物)
嗯,魔鬼鱼,浮游生物,很有新意。
切开后倒是很丰富,蛋糕里加了黑加仑树脂,浮游生物主要出现在打发的奶油里,最后再撒上树莓冻干的粉末。
遍布世界海洋的浮游生物为Noma这一餐画上了完美句号。
最后结账的时候,还会送一个草编的螃蟹,来自于哥本哈根的孤儿院,以支持当地的公益事业。
预定了共享餐桌的话是必须点Wine Pairing或者Juice Pairing,我本来想选择Juice Pairing,感觉应该会非常有意思,但是一想到要和十多个人一起吃饭,还是选择了配酒。
Noma配酒自然是专业的,其中有一款就是和当地酒厂联名的啤酒。
当晚一共七款酒
Portlandia – Val Frison – Champagne
2016 Pyramide – Rita and Rudolph Trossen – Mosel
Gose – Noma/Flying Couch – Copenhagen
2016 Blan D’angera – Jordi Llorens – Blancafort
2007 Auksinis – Sebastian Riffault – Sancerre
2015 Erde – Maria & Sepp Muster – Styria
Daigo no Shizuku – Terada Honke – Chiba
(Noma的杯子我不是很喜欢,太压手了)
吃饱喝足后,在离开前还会带着所有人参观Noma的整个厨房系统并一一介绍。
已经介绍过的中岛区域。
后厨区域
生鲜缸部分,从丹麦乃至北欧各地获取的食材都会放在这里暂养
员工“食堂”,所有菜品正式出现在菜单之前都会在这里进行试吃。
这个整木桌子我真的好!喜!欢!
展示区域,我们就是顺着这条长廊一路过来
草缸部分,之前吃到的蚂蚁就养在这个里面
最后从后门离开
吃完Noma是什么感受?
略有些失望。
国际媒体以及各类 美食 机构大多给予了Noma极高的赞誉,以至于在去之前对Noma有着极高的期望,这难免很容易产生失落感。
Noma的每一道菜都很“准确”,没有任何漏洞,但同时也很难有出类拔萃的惊喜感。
时间长了以后,我也只对其中几道菜有深刻的印象。
并且,大概是因为共享餐桌这种方式,我是第一次在Fine dining餐厅没有吃饱,全部精力都放在和周围的人聊天说话了,真的炒鸡费精力。
本来海鲜都是素菜,这话一多,就像没吃一样。
但如果问我是否还会想再去试试其他季节的菜单?应该还是会的吧,毕竟这是Noma。
对了,相较于Noma,次日吃的米其林三星餐厅Geranium才是深得我心。
地址:Refshalevej 96, 1432,哥本哈根,丹麦
套餐制:应季定价,2600-2800丹麦克朗
配酒:1450丹麦克朗
配果汁:950丹麦克朗
三、丹麦哥本哈根有什么好吃的?求特色餐厅介绍!
作为吃货,先和LZ握手…我本人比较推荐丹麦的熏鳗鱼,一些人可能不习惯熏鳗鱼的味道,但这其实是很好吃的,尤其是哥本哈根的是我在欧洲这么多年吃过的最棒的。
本地产的丹麦蛋糕非常可口,如果楼主喜欢甜点的话绝对别错过,一个人吃到饱也就是三百克朗出头的样子。另外还有哥本哈根到处都是的热狗摊,价格实惠还非常好吃,我都郁闷了他们到底往里面放了什么弄的这么好吃...
说道特色餐厅,我还真可以给你介绍一下,以及他们的特色菜肴
以下是自己潜心多年收集而成,望采纳!
米其林星级餐厅
Noma **
Noma餐厅因其独创的新北欧菜系获得了“世界最佳餐厅”的称号。
友情提醒:前往Noma餐厅用餐需要提前预约定位。
Geist
由顶级主厨Bo Bech创立,使用开放式厨房现场烹饪的改良北欧美食。
Nimb Louise *
位于趣伏里游乐园,供应顶级的丹麦菜以及独创的北欧美食。
1th
独特的就餐体验,餐厅老板不但是服务员,更是一名能做出北欧美食的主
以上餐厅都能体验到丹麦常见的特色美食,要是想尝试一下开放式三明治,可以去下面这些餐厅
Aamanns
供应丰富的有机食材制作的开放式三明治
Ida Davidsen
供应丰富美食选择的古典地下室餐厅
Det Lille Apotek
供应传统丹麦美食的餐厅
Restaurant Kanalen
运河边的特色餐厅
四、目前世界餐饮第一名
2015年全球50佳餐厅完整名单如下:
1.El Celler de Can Roca,西班牙Girona,现代西班牙美食
由主厨Joan Roca执掌,El Celler de Can Roca从2014年冠军得主丹麦Noma餐厅处夺过第一名宝座。这家米其林三星餐厅已是第二次获此殊荣,上一次是在2013年。主办单位将其形容为“最好的款待”。
Joan Roca与他的两位兄弟——Josep(酒侍)和Jordi(糕点主厨)共同经营这家餐厅。他们长大后在母亲的餐厅中工作,并于1986年创立El Celler de Can Roca。他们的佳肴无奇不有,从“像鱼肉的猪肉”至“波动布丁”。据说,有太多人等着吃上一顿,以至于三位员工都请求减少预约。而本次重回榜首则是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这家餐厅可容纳55位顾客,至少需要提前11个月预定,而餐厅只提供两个套餐:饕餮盛宴和品鉴套餐,每种套餐14道菜。
2.Osteria Francescana,意大利Modena,当代意大利美食
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Massimo Bottura时常周游列国,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菜单分为三种:传统、当代经典和新开发。餐厅布置十分简洁,但又充斥着艺术气息,墙上挂有不少现代艺术作品。
3.Noma,丹麦哥本哈根,北欧美食
René Redzepi于2003年创立Noma,主打原生态、创意和极简风格,于2010年首次获得冠军殊荣。今年1-2月份,René Redzepi将Noma餐厅搬到了日本,所有工作人员同行,为期五周,获得一众好评。
4.Central Restaurante,秘鲁利马
5.Eleve nMadison Park,美国纽约
6.Mugaritz,西班牙San Sebastián
7.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Restaurant,英国伦敦
8.Narisawa(成泽),日本东京
来源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