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化·八闽名胜古迹·纪念馆,名人故居和陵墓
八闽文化·八闽名胜古迹·纪念馆,名人故居和陵墓
(1)郑成功纪念馆
福建有两座郑成功纪念馆,同落成于19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纪念日其一在厦门市鼓浪屿日光岩北麓。日光岩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之处,山上尚存当年“龙头山寨”和郑成功水操台遗迹。纪念馆陈列大厅里矗立着雄姿英发的郑成功塑像。七个陈列室中,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余件,系统地介绍了郑成功的青少年时代、抗清活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发台湾等事迹。馆里收藏的手抄本《海上见闻录定本》以及《从征实录》《稗海记游》《东山国语》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另一处纪念馆设在郑成功祖籍南安石井西亭郑氏宗祠内,展出文物二百多件。1962年还重修了郑成功陵墓,墓前立有汉白玉石碑,上刻“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碑记”。1980年又在此建碑亭一座,并加砌平台,四周种植苍松翠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该馆设在开元寺东侧的准提禅寺内。1959年创建。其中泉州海外交通史石刻陈列馆里,陈列宋元时期宗教石刻二百三十一方,有伊斯兰教石刻,为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墓碑,以及部分石质构件;有景教石刻,为聂斯瓦里文、拉丁文、八思巴文墓碑,碑上有十字架,云片,火焰,飞天等雕饰;有摩尼教石刻,为晋江县草庵摩尼教佛像、浮雕的照片;有波罗门教石刻,包括碑刻、佛像及寺庙建筑遗物。
这些石刻有的虽不涉及宗教,但在中外交通史上的意义极为重要。如唐会昌五年欧阳偃为郑秀方撰书的墓志铭,九日山上宋代祈风宴会的摩崖石刻,元将亦黑迷失在泉州所立的一百二十大寺看经碑记,元代大使奉使波斯的墓碑石等。有的对研究福建宗教史具有重要价值。如基督教石刻表明该教中世纪时在泉州分为两派:一为西罗马教的圣方济各派;一为聂士脱里派,蒙古人称聂士脱里教为也里可温。如伊斯兰教石刻表明,一些阿拉伯人久居泉州经商传教,死后便埋葬在这里。当地人称这些久居中国的外国人为“番客”,称“番客”和当地妇女结婚所生的孩子为“半南番”。宋元之际沿海地方势力首领蒲寿庚就是一个典型的“半南番”。泉州南门外陈埭乡有居民三千多户,均为丁姓,其族谱记载,他们都是阿拉伯人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这些都证实了泉州在中世纪时代,确是五方杂处中外交汇之地。此外,泉州湾古舶陈列馆与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也都反映着中外人民经济文化交流情况和友好往来的历程。
(3) 华侨博物院
华侨博物院在厦门港峰巢山麓的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三层楼房里,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展出华侨历史的博物馆。该馆系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议并主持、由爱国侨胞和归侨捐款建造的。1956年筹建,1959年5月正式开放。
博物院有展品七千多件,展出面积二千四百多平方米。一楼为主展厅,展出内容为六个部分。“华侨的产生和发展”、“解放前华侨的悲惨遭遇”两部分着重介绍华侨形成的历史及其海外遭遇,揭露殖民主义者对华侨的种族歧视和残酷压迫。另有“华侨同侨居国枯世首人民的友谊”、“华侨的过去和现在”、“华侨对祖国的贡献”与“华侨的政策回顾”等四个部分。还展出了不少华侨、归侨赠送的东南亚各国的文物和工艺品,亦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二楼为“祖国历史文物陈列馆”,三楼为“自然博物馆”,体现了陈嘉庚先生重视祖国历史崇尚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
(4) 朱子故居
考亭书院在建阳县西南三公里的考亭村,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晚年居住和讲学的地方返空。绍熙三年(1192)朱熹继其父志筑室于此。并于宅旁建一幢小书楼,匾张南轩(张栻)手迹“藏书没数”两字。因至此求学之人众多,复筑“竹林精舍”(后改称“沧州精舍”)于宅东,与“藏书楼”毗邻。
庆元党禁期间,朱熹长期滞留考亭,虽坚持讲学,终因名列党禁中,故而心情沉重,于庆元六年(1120)三月初病逝于考亭故宅。宋宝庆元年(1225)建阳县令刘克庄在此建祠纪念。淳祐四年(1224)宋理宗诏为书院,并赐御书“考亭书院”四字匾额。从此考亭书院名扬天下。考亭书院后面有汲古井一口。意谓道学渊源犹如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朱熹并亲书“汲古”二字揭匾于井旁,今已无存。考亭书院是南宋时代有重大影响的书院之一。至书院问道求学者多达数百,如蔡元定,刘瀹、黄榦、真德秀等,均为国内著名的理学家及南宋理学“考亭学派”的主要人物。
(5) 林则徐墓与祠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进士,历任巡抚、总督诸职。1839年为钦差大臣,至广东查禁鸦片。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他组织军民英勇抵抗,是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民族英雄。同时他还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被誉为近代史上的先驱。
林则徐墓在福州市北约四公里的马鞍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址在五凤山与金狮山之间,四周树木苍翠,环境清幽。墓用三合土筑造,面宽14.6米,纵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墓埕五层,第五层为拜台,台正中供案上置一横形青石碑,碑文五十六字,分十一行刻写。读时须从中间一行读起,再读左边,接读右边,再一左一右展开读下去。文曰:“皇清诰封资政大夫,两淮盐政,前江苏按察使旸谷林公,配陈夫人,男少穆公,妇郑夫人,出继男雨人公,妇李孺人寿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以这种方法刻写碑文的尚属首例。
林则徐祠堂在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系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林则徐后裔和福州绅民集资购得的旧房改建。祠堂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曲尺楼、南北花厅等建筑。御碑亭中的三块石碑一块刻着咸丰帝慰问林则徐家属的“圣旨”,内容是诏令恢复林则徐的名誉地位,追封为太子太傅,并授林则徐两个儿子以官职。另两块分别刻着《御赐祭文》和《御制碑文》,记述咸丰帝为林则徐“平反”的经过。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资料。
祠堂1982年重修,扩为林则徐纪念馆,展出“林则徐生平事迹”、“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内容。
此外,福州市左营司巷8、9号的林则徐出生地和幼年读书处,福州市鼓楼区文藻山北路的林则徐故居,和1828年林则徐丧父守制期间,倡议并主持疏浚福州西湖时所居湖畔的西湖桂斋,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清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辞官病休在家时,与晚辈郭板苍、李惺游升山的题记摩崖,现在福州北郊新店镇升山村升山寺后,保存完好。
福州景点大全景点排名
福州景点前五名有:三坊七巷、福建博物院、福州鼓山风景区、于山风景区、石竹山等 。
1、三坊七巷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闭芹核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
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2、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坐落于福州市西湖公园,始建于1933年,原名福建省立科学馆。1953年成立福建省博物馆,2002年10月新馆建成,同时更名为福建博物院。博物院占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新馆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15个展厅,包括7个基本陈列展厅和6个临时展厅。
此外新馆还设有贵宾厅、会议室、具备六声道同声传译且可放映投射电视可容纳345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影象厅。福建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近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1933年(民国22年)春,福建省政府委员会议决定设立福建省立科学馆,经当时教育厅厅长郑贞文的推荐,黄开绳于是年11月被委任科学馆馆长。
馆内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等部,还创立气象测候所,预报福州逐日气象。50年代初改名福建人民科学馆。1953年4月成立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建立后,福建人民科学馆撤销,将其中的动物标本移交福建省博物馆。后期福建省博物馆又接收了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收藏的革命和历史文物,逐步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3、福州鼓山风景区
鼓山风景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郊,闽江北岸。主峰海拔近千米,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鼓山四季常青、岩秀谷幽,苍松滴翠、奇葩流江,名胜古迹遍布全山。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的涌泉寺素有“闽山第一”之誉。
寺东南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石门等胜景幽雅古朴。寺西葛仙居、蟠桃林、八仙岩、达摩洞等十八景,岩壑清幽,苍松桑翠恰似梦游仙景。鼓山摩崖石刻首嫌到处可见,保留有宋蔡襄、李钢、朱熹及现代诗人郭沫若等人的手迹,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天生石鼓镇闽中,地出灵泉润海表”。石鼓名山万般风采,必将令您流连忘返。
4、于山风景区
于山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附近。相传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公顷,山高58.6米。山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诸景。
戚公祠位于定光塔寺东,专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相传戚继光当年率兵在福建抗倭,连打了三次大胜仗,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庆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现祠为1918年重建。祠正厅塑戚公坐像,厅两侧壁上悬挂着四幅画卷歌颂了戚公抗倭的功绩。
5、石竹山
位于福清宏路镇西25公里处,因“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而得名。山上有胜景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现为福建省十大风景区之一。石竹山素有雅胜鼓山之誉,为福建省道教名山。山间有紫云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龙窝、鹤影石、鸳鸯石、棋盘少、龟蛇石、蟠桃石、洞天等奇岩怪石、天然石景。
石竹山风光以石竹寺为中心,石竹山的石竹寺又名九仙阁,相传在汉武帝刘乇时,在福州市于山-的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后人建筑九仙阁,以资纪念。九仙阁始建于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宋、明重修,1979年又重修。
该寺建于状元峰下半山腰的悬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悬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寺后群峰嵯峨,四周绿竹耸立,红墙碧瓦,典雅清幽。寺始建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轿掘,初名“灵宝观”。
宋乾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时,因周围多奇石幽竹,遂改名“石竹寺”。现寺院内建有九仙阁、玉皇阁(天君殿)、土地厅、观音大士殿、紫云楼、玉皇行宫、大悲殿等。
三明旅游景点大全 八大三明旅游景点
1、泰宁风景旅游区:泰宁是新兴旅游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成为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
2、格氏栲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元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之一。面积1.41万亩,木材总储量21万立方米,其中格氏栲占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栲树林。
3、朱子文化园:朱子文化园景区位于尤溪县城关镇水南,尤溪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县政府所在地。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闽中明珠”之美誉。
4、甘露岩寺:甘露岩寺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的泰宁风景名胜区金湖西岸,长滩人形山西侧,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岩寺之一,上世纪50年代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侠天下旅游区:侠天下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首创的侠文化山水景区。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汤川乡,紧邻闽备陵清县金沙镇,距福州78km,车程仅1.5小时。
6、修竹村:修竹村位于建宁县均口镇北部,距县城和集镇所在地分别为20公里和5公里,省道秀里线贯穿全境,“渝湄高速”大通道互通口也将设在该村,交通区位条件极其优越。修竹村是革命基点村,于1932年底建立苏维埃政权,村内有国家级生态林2.1万亩,有以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修竹荷苑为代表的众多自然景观,宁溪穿境而过,田园风光凸显。走在村里,道路两边的荷花竞相开放,千亩荷塘尽收眼底。
7、沙县小吃文化城:小吃文化城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5万平方米。小吃文化城的建设采用中国古典徽派园林设计手法,以沙县传统的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以空心砖为特色的封火墙主体造型,以院落为中心的内部空间形态设计,形成中心广场,小吃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星级宾馆等功能齐全,世裂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动静结合的景观系列。
8、客坊水尾搜滚闭红军小镇:景区位于建宁县客坊乡西南部,地处闽赣交界,四面群山环抱,生态良好,环境优美。1934年5月第五次反“围剿”建宁县城失守后,这里是闽赣军区第二作战分区武装部队和闽赣基干游击队坚持游击斗争的重要活动据点,是闽赣边区的“小井冈山”、“红军小后方”。
三明尤溪旅游景点大全
三明尤溪旅游景点大全:
1、朱子文化园
朱子文化园景区位于尤溪县城关镇水南,尤溪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县政府所在地。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闽中明珠”之销凯知美誉。朱熹,字元晦,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
主体由沈郎樟、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观书第、瘗衣处、开山书院、博物馆、朱子画廊浮雕群、画卦洲、青印石等组成,现已成为闽中腹地的一处具有浓郁朱子文化氛围的旅游圣地。
2、古溪星河景区
古溪星河景区地处尤溪县汤川乡溪滨村,整体海拔在700米之上。每逢晴朗夜晚,古溪星河的澄净的天空下是最佳的观星和赏月地。
古溪星河,因其地有溪名曰古溪,每逢晴日夜晚星空璀璨而得名,区内多处为肉眼欣赏星月、银河的观景点;亭台楼阁,草垛石雕,古色古韵中展示出原滋原味的乡村生活;集装箱酒店、白色土楼、空中树屋、老宅民宿、装配式建筑、江南庭院等多元住宿业态与乡野环境融合。
3、桂峰古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东北向,该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福高速公路横贯村前,村庄距洋中互通口仅12公里、距省会福州仅90多公里。全村334户,1207人,10个村民小组。现存明清时代古建筑39座,保护面积13公倾,古民居面积2.6万平方米,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古建筑村落之一。海拔599米,为半高山谷地。
后来,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桂峰经过,是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促使桂峰迅速地繁华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
4、侠天下旅游区
侠天下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首创的侠文化山水景区。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汤川乡,紧邻闽清县金沙镇,距福孙袜州78km,车程仅1.5小时。旅游区占地8800亩,项目总投资约二十亿元,由江湖、侠谷、绿林、市井四个景区,精品酒店、侠客兵寨、高端度假三个酒店,平湖竹筏、高山索道二个景交枢纽组合而成。
位于闽江源头--高洲溪,悠游江湖,水天一色,苍山如画、云蒸霞蔚,听船家唠嗑江湖,时而被两岸姿态万千的“自然根雕博物馆”所惊叹,时而被神秘岛屿吊起好奇心,时而被湖中央极具侠气艺术美的枯树瞪目舌呆,还能偶遇似姜太公钓鱼的垂钓老者,顿时 “留于江湖,忘却尘世”惬意感油然而生。
5、久泰小镇生态景区
尤溪久泰小镇生态景区位于金鸡山东南侧,比邻“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尤溪联合梯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久泰小镇采用等高线建园,依托总面积10300亩的山地生态果园,种植脐橙、亏消黄桃、猕猴桃、甜柿、无核沃柑、百香果等35个品种超过十万株,配套樱花、丹桂、野鸦椿、美国紫微红火箭、杜鹃、日本红枫、白玉兰、红梅花、罗汉松、红花檵木、茶花等绿化树木近2万株。
尤溪久泰小镇整体规模与尤溪联合梯田相当,被誉为旱地梯田,成为联合镇的第二张梯田名片;这里一年四季皆有果,春夏秋冬皆有花,俯瞰久泰小镇,果园缤纷,银龙盘蛇,锦绣大地,优美壮观。
福建三明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福建三明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
1、泰宁风景旅游区
泰宁是新兴旅游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伏誉品牌,成为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
2、宁化客家祖地
福建三明市宁化县客家祖地是客家人的总家庙、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和朝圣中心。1992年在以姚美良等为代表的海内外客家后裔的提议和县政府的重视下,动工兴建客家公祠,面积1.2万平方米。
3、格氏栲森林公园
格氏栲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元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之一。面积1.41万亩,木材总储量21万立方米,其中格氏栲占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栲树林。
4、朱子文化园
朱子文化园景区位于尤溪县城关镇水南,尤溪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县政府所在地。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闽中明珠”缺槐段之美誉。
5、梅列瑞云山
梅列瑞云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福建省最大的火山岩地貌风景区。景区形成于一亿年前早白垩世火山喷发时期,集峰秀、石峭、庙古、藤茂、谷幽之胜于一山。
由火山口积淀而成的天然大佛堪称华夏之最,还有天马岩、将军藤、蝴蝶谷、火山岩壁、神龟指路、瑞云飞瀑、山涧悬索等胜景。
6、永安桃源洞
永安桃源洞在永安市北10公里、紧靠着205国道的栟榈山中,面积3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宋李纲有诗云:“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称。
7、甘露岩寺
甘露岩寺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的泰宁风景名胜区金湖西岸,长滩人形山西侧,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岩寺之一,上世纪50年代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桂峰古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东北向,该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福高速公路横贯村前,村庄距洋中互通口仅12公里、距省会福州仅90多公里。全村334户,1207人,10个村民小组。
9、侠天下旅游区
侠天下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首创的侠文化山水景区。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汤川乡,紧邻闽清县金沙镇,距福州78km,车程仅1.5小时。
10、将乐玉华洞
玉华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南7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它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始的亚明孝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闻名于世。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集观光、修学、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
三明市简介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闻名全国的精神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之一,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现辖有梅列、永安1市,大田、尤溪、沙县、明溪、清流、宁化、将乐、泰宁、建宁9县,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人口264.7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