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马陆镇哪里有最好吃的隆江猪脚饭店
隆江猪脚饭(云屏路店)隆江猪脚饭(云屏路店)位于上海嘉定马陆镇,隆江猪脚饭是广东潮汕地区的著名美食,得名于原产地惠来县隆江镇。隆江猪脚饭因其独特的卤香和弹嫩糯香的口感,更在于其秘制的中药材卤料配方(卤料中含有:香叶,八角,桂皮,陈皮,小茴香等上等中药材)。
哪一家潮汕牛肉火锅最好吃?
潮正和啊,牛肉超级新鲜好吃,现场手打牛肉丸特别有特色,还有很多甜品小吃,和朋友去吃真的好吃的停不下来
推荐一些好吃的上海菜!
好吃的上海菜:
一、氽四鳃鲈
鱼素负盛名的上海松江鲈鱼,其味鲜美,其肉细嫩,再加上特殊的烹饪技艺,历来被视为上乘珍馐。松江鲈鱼身体肥圆,体长不过十多厘米,重一百多克,头大而扁平,口阔而眼小,黄褐色,身披几道黑条纹,还略带黑点。更奇的是,这种鱼出水后鳃房里仍贮着水,若置于稻糠里,可活四五天。此鱼两鳃前后有一道凹坎,其形与色如同鳃孔,在鳃盖上又有条橙红色的条纹,状似四片外露的鳃叶,故被人称为“四鳃鲈”。
鲈鱼虽小,名气颇大。南宋诗人范成大诗曰:“细捣橙荠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当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对松江鲈鱼作了尽情的赞美。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松江鲈鱼之后,封其为“江南第一名鱼”,从此松江府年年向朝廷进贡。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上海时,曾品尝松江鲈鱼。1983年,上海市锦江饭店曾在香港举办松江鲈鱼烹饪技艺表演,轰动了当地中外人士。可见松江鲈鱼在古今中外都被视为“鱼中珍品”。
上海锦江饭店素以烹制鲈鱼闻名,“汆四鳃鲈鱼”汤呈奶白色,鲜香,肉嫩,味美。
原料:活四鳃鲈鱼750克,春笋80克,蛋清1个,生油50克,葱段5克,姜片5克,黄酒10克,精盐10克,味精3克,清水760克。
制法:鲈鱼洗净,春笋切成片。铁锅用旺火烧热,滑锅后,放入生油,投入葱段、姜片,待爆至呈金黄色时,即将鲈鱼腹部朝上,下锅略煎片刻,把鲈鱼翻身背朝上,烹入料酒,加盖稍焖后揭盖,加入清水,滚烧5分钟,待汤呈奶白色时,再加盖,用小火焖6分钟,随后揭去盖,加入春笋、盐、味精,用旺火烧后出锅,将蛋清打成蛋泡糊倒入即成。
二、白汁桂鱼
“白汁桂鱼”是上海著名的特色风味佳肴之一。此菜以活桂鱼制成,色质奶白,鱼肉鲜嫩,深受食客们的青睐。
以桂鱼制菜,相传还有一个典故。当年康熙南下暗访民情,一天中午来到西宫门外,见有一酒店,就推门进去。刚坐稳,店小二便满脸堆笑地跑过来说:“客家官,吃点什么?”“一条鱼、一斤酒。”康熙说。片刻工夫,店小二便把酒、菜送到康熙面前。康熙自斟自饮,吃完一条鱼又要了一条。因这鱼实在好吃,康熙就询问:“此菜何名?”“腹花鱼,”店小二答曰,“这鱼腹部长着金黄色的花纹,所以叫‘腹花鱼’(腹花鱼即桂鱼)。”康熙说:“店家,我给此菜改个名如何?”“好哇。”于是店小二拿来纸笔,康熙提笔写了“宫门献鱼”四个字,落款“玄烨”。招牌挂出后不久,店小二听说是当今天子所写,又惊又喜,赶忙跪倒在牌子前面,高呼:“谢主龙恩。”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以活桂鱼制成的佳肴则广为流传。
原料:活桂鱼1条(约1000克),瘦火腿丁25克,青豆50克,料酒25克,精盐6克,味精5克,葱姜各10克,汤100克,水淀粉10克,生油50克。
制法:
(一)桂鱼刮净鱼鳞,割开脐眼,用筷子从口腔内绞出鱼鳃和内脏,洗净后斩去两侧和背部鱼鳍,下开水锅烫一下捞出,放入冷水中,用小刀轻轻刮去皮面黑衣,在鱼肉两侧各划几刀使其入味,放少许盐擦匀,置长盆内,撒上味精,加葱姜、料酒,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
(二)将炒锅烧热,倒入生油,放入火腿、青豆、加入汤、精盐、味精,滗入鱼汤,待烧开后用水淀粉着芡搅匀,出锅浇在桂鱼上即成。
三、八宝鸭
“八宝鸭”是上海各家饭店的名菜,但以上海城隍庙上海老饭店烹制的为最佳,故被美食家誉为席上一绝而驰名中外。
20年代初,老饭店并没有八宝鸭。有一天,店主在店堂里听客人谈起某菜馆的八宝鸭如何如何好。为了生意兴隆,店主便带着厨师装扮成顾客专门去某菜馆品尝,并带回一只八宝鸭细细剖析、研究。他们在吸取他人烹调技艺的基础上,在作工艺和用料方面作了改进:一、改八宝鸭拆骨的传统作法,用带骨鸭开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里,封以玻璃纸;二、将烧改为蒸。这样,鸭形丰腴饱满,原汁突出,出笼时满堂皆香。再浇上用蒸鸭原卤调制的虾仁和青豆,使成品更丰富多彩。顿时,老饭店“八宝鸭”名声大振。
原料:光鸭1只(约1500克),冬菇丁150克,净冬笋丁75克,肉丁25克,鸭肫片25克,火腿丁50克,干贝15克,栗子丁100克,青豆10克,上浆虾仁50克,水发莲心25克,糯米饭150克,酱油35克,黄酒10克,白糖8克,味精3克,水淀粉适量,生油10克。
制法:
(一)将鸭子在脊背侧面剖开,挖去内脏,洗净,斩去鸭脚,敲断腿骨,将整鸭放进开水锅中焯水后捞出,洗净,揩干水分,抹上酱油、黄酒、白糖等调料,鸭腹朝上扣入大碗中。
(二)将干贝、冬菇丁、笋丁、肉丁、火腿丁、栗子丁、鸭肫片、莲心、糯米饭、黄酒、白糖、酱油、味精拌匀成馅,填入鸭腹内,把鸭头、颈和脚放在馅心上面,碗上面用玻璃纸封好,上笼用旺火蒸3小时,鸭酥后取下,揭去玻璃纸,将鸭覆在大圆盆中。再将原卤滗入锅中,投入虾仁、青豆,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生油推匀,浇在鸭上即成。
四、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酱”改良而来的。“炒辣酱”是个普通家常菜,以前在饭摊上供应,由于色深味浓,很适宜下饭。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馆厨师们参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制法,在炒好的辣酱上浇上一个虾仁“帽子”,又对炒辣酱的原料进行了调整充实,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子、开洋、香菇、笋片等八样主要原料烹制,故称它为“八宝辣酱”。“八宝辣酱”味道辣鲜而略甜,十分入味,大受食客的欢迎。后来,上海一些菜馆纷纷仿效,“八宝辣酱”就广为流传了。
原料:上浆虾仁50克,鸭肫片50克,熟鸡丁70克,猪腿肉丁50克,花生仁50克,笋丁50克,熟肚丁25克,水发虾米10克,豆瓣酱25克,辣椒酱20克,酱油10克,黄酒10克,白糖25克,味精2克,肉汤70克,湿淀粉40克,生油150克(约耗70克),葱花、姜末各5克。
制法:(一)取碗一个,放入鸭肫片、鸡丁、肉丁、肚丁、笋丁、水发虾米和花生仁拌和。
(二)炒锅烧热,放入生油,投入葱花、姜末爆香后,即将辣椒酱和豆瓣酱同时入锅煎熬,半分钟后,放入拌和的鸡丁等原料煸炒,颠翻几次,烹入料酒,稍焖,再加入白糖、酱油、味精和肉汤烧开,续用小火烧3分钟,再改旺火,用淀粉勾芡,使卤汁紧包原料,淋入生油,出锅装盘。
(三)炒锅内加入生油,烧到六成热时,倒入虾仁搅散,待虾仁呈白色时,即起锅倒入漏勺内。用原热锅放入少许生油。加入肉汤、盐、味精烧透后,放入虾仁,用淀粉勾芡,淋入熟油,起锅覆盖在辣酱上面即成。
五、清蒸鲫鱼
“清蒸鲫鱼”是上海德兴馆饭店的传统特色名菜。
用鲫鱼制菜,早在清代就有。传说“大蚌炖珍珠”就是大文学家曹雪芹青年时琢磨出的一道名菜。有一次,曹雪芹到苏州姑母家作客。在市场上,看到水盆中活蹦乱跳的乌背鲫鱼,及小贩出售的“浪里鸡头”(芡实)。他雅兴大发,心想何不买回两尾鲫鱼,回去做一道鲫鱼抱芡实的菜。当即买了活鲫鱼和芡实,回到姑母家,请厨师把芡塞到洗净的鱼肚里清炖。厨师如法炮制好后,果然清香扑鼻,非常好吃。曹雪芹边吃边想,这样好吃的鱼菜,得有个好名字。乌背鲫鱼像河蚌,芡实似珍珠,那么这菜就叫“大蚌炖珍珠”吧!无独有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日忽发奇想,叫家人将朋友送来的鲜肉切碎后塞入鱼腹中煎烹,戏名曰:“鲫鱼怀胎”,制法与“大蚌炖珍珠”相仿,结果得到家人一致好评。
据说有一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游览上海城隍庙时,曾到邻近的著名饭店德兴馆用餐,因于右任是陕西人,不喜欢带甜味的菜肴,于是厨师将鱼清蒸。此菜制成后,鱼肉细嫩鲜美,味道特别好。从此,“清蒸鲫鱼”便成为德兴馆的首创上海名菜了。
原料:活鲫鱼2条(约750克),火腿25克,冬笋25克,水发冬菇50克,精盐5克,绍酒25克,味精5克,胡椒粉0.5克,葱姜10克,猪油25克。
制法:
(一)将鲫鱼刮去鳞,去鳃,除去内脏,洗净黑肚衣。冬笋、火腿、冬菇均切成丝待用。
(二)将鲫鱼排列在长盆中,上面放入火腿丝、冬笋丝、冬菇丝、撒上胡椒粉、味精、精盐、葱、姜,加绍酒,浇上猪油,上笼蒸15分钟,取出,除去葱、姜上席。
六、芙蓉蟹斗
我国蟹类很多,有河蟹、梭子蟹、青蟹、溪蟹等等,其中河蟹最受人们欢迎。上海苏州一带更以“阳澄湖清水大闸蟹”驰名。有诗云:“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蟹的营养很丰富,所含脂肪、维生素A和核黄素都较高。尤其是农历九月的雌蟹,十月的雄蟹,卵满膏腻,个大肉多。“九月团脐,十月尖”,是选购清水大闸蟹的经验之谈。
大闸蟹的吃法很多,上海地区在30年代,一般多煮吃或蒸吃。一到深秋季节,饭馆、酒店、熟食店都挂牌经营清水大闸蟹。以后人们嫌用手剥太麻烦,又不卫生,于是以经营蟹宴闻名的上海“王宝和酒家”,就由厨师们剔出蟹肉,按口味精心烹制蟹菜,如“翡翠虾蟹”、“蟹油龙卷”等。其中“芙蓉蟹斗”因其芙蓉洁白,蟹粉鲜美,极受人们欢迎,成为上海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名菜。
原料:清水活蟹12只(约1600克),鸡蛋清6个,青葱丝25克,胡萝卜末1.5克,发菜丝0.5克,绍酒50克,葱、姜末各20克,味精4克,精盐4克,胡椒粉0.5克,清汤50克,生粉10克,白糖25克,生油1500克(实耗100克)。
制法:
(一)将蟹洗净蒸熟,剔出蟹粉,蟹壳洗净吹干待用。炒锅烧热,下生油75克,放葱姜末、蟹粉略煸,透出香味时,下绍酒、精盐、味精、胡椒粉、清汤、炒透,待蟹粉收干时出锅,平均分装在12只蟹壳内。
(二)将鸡蛋清打散,加食盐少许,清水150克,搅至出泡沫时速捞去泡沫再搅。然后将蛋清浇在每只蟹壳内的蟹粉上,并将青葱丝、发菜丝、胡萝卜末放入,缀成兰花图案,随即上笼蒸6分钟左右,待结成白色芙蓉状时,即取出排放在盆内。
(三)锅内放高汤100克,加入盐、味精、烧沸后用水淀粉着芡,加入少许熟油推匀,出锅浇在芙蓉蟹斗的上面即成。
七、竹笋腌鲜汤
“竹笋腌鲜汤”是上海地区的名菜。此菜汤汁白浓,肉质酥肥,口味鲜香。每到春天竹笋上市时,沪上人家都喜欢烹制这道佳肴。
竹笋古代叫做“苞”。早在夏代,人们就以笋代食,以笋入贡了,而且代代相传。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赞美竹笋的诗文。“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骈头玉婴儿,一一脱绵绷。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这是苏东坡的一首竹笋诗,说的是竹笋如同脱襁褓的婴儿,洁白如玉。北方厨师还不识此为何物,羁旅他乡的我,见笋后眼也发亮了。宋代著名高僧济颠和尚有《笋疏》云:“拖油盘内煿黄金,和米铛中煮白玉。”宋代另一高僧赞宁还写了一本食笋的专著《笋谱》。
传说清康熙皇帝特别喜食江南春笋,曹寅与其妻兄李煦,为此在江宁、苏州织造和两淮盐政任内,每年都向京城进贡“燕来笋”(即燕子来时出土的笋)。
原料:咸腿肉200克,新鲜肋条肉200克,竹笋净肉150克,黄酒10克,精盐少许,味精2克,猪油8克。
制法:(一)将咸腿肉、鲜肋条肉同时洗净,刮净皮上污物,皮朝上放入锅中,加水淹没。先用旺火烧滚,再用小火烧半小时,烧至四成熟时,将咸腿肉翻过来,继续用小火,烧至肉皮发软,用竹筷插得进时取出,乘热拆去骨头,修去油膘和皮待用;鲜肋条肉烧至八成熟时捞出待用。
(二)食用时,将咸、鲜肉各切成四块方块,竹笋切滚刀块,放入原汤锅里,先用旺火烧滚,再用中火烧六七分钟,见汤汁较浓,下味精、盐烧滚,即可出锅。
八、水晶虾仁
“水晶虾仁”是上海静安宾馆著名的特色风味佳肴之一,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它的发展,著名作家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曾经写道:“说起虾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唯一的有规模的闽菜馆,做出来的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40年代上海静安宾馆名厨从粤、闽菜引来“清炒虾仁”,并在烹饪技艺上进行改革创新,加之选料上乘,制作严格,风味独树一帜。“水晶虾仁”上席,奇香四溢,晶莹剔透,赛如明珠。难怪,静安宾馆每年光虾仁就要吃掉十几吨呢。
原料:精选大河虾500克,鸡蛋清1个,味精5克,精盐7。5克,淀粉15克和苏打粉4克拌匀,生油600克(实耗40克),麻油1克。
制法:(一)将河虾剥去虾壳,加入清水500克调匀,分二次将虾仁洗净,用清水漂清捞起,放入笊篱内沥干水分,摊放在通风处晾半小时,再用洁布吸干水分,盛入碗内加蛋清、味精、精盐、淀粉、苏打粉,再加入生油拌和,放入冰箱内2至4小时取出。
(二)烧热锅放入生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虾仁,速用勺划散,待虾仁至九成熟时倒入笊篱沥去油。
(三)将高汤、味精、盐和淀粉调成芡汤,原锅置于火上,放入虾仁,倾入芡汤颠翻几下,加入麻油推匀装盘。
怎么评价潮汕菜(潮菜系)?有哪些值得打卡的潮汕美食?
我是潮汕人,靠海而生,喜欢吃,家乡菜以海鲜为主料,以清、淡、巧、雅赢得口碑。潮州菜源于闽南,又兼有广府菜的特点,食材新鲜,轻加工。潮人懂得运用调料,不破坏原汁原味,这是潮菜系最大的特色。
潮人极其善于烹饪海鲜,上至食材如燕翅鲍,下至平民食材鱼虾蟹,都能在保持食材本味的前提下创造性调味,让菜品口感更上一层楼。
单拿秋刀鱼(鱼饭)来说,当天鱼肚剖洗,木笼清蒸后便可以轻蘸豆酱,清甜爽口。而对于虾,简单清水白灼,嫩肉轻点酱油便滑入胃里,回味无穷。
如果食材稍微不新鲜,是明显尝得出来的,俗话说精食精人嘛。所以潮菜食材大多不能放隔夜,讲究第一爽口味道。
另外,由于对生猛海鲜的精雕细琢,使得在外地立足的潮菜馆一般是以高档潮菜为主,而近来潮汕牛肉火锅的风靡也将潮汕的平民菜搬上舞台。
对于牛肉火锅,牛肉本来什么筋道,做出来就是什么筋道,而不像其他菜系里以辣为主。在潮汕,少有味精的冲击与辣椒的蹂躏。一碗牛丸清汤底,深熬半天,才得以配上玉米萝卜,牛骨牛丸,呈现眼前。
牛丸是人锤出来,牛骨是深熬出来的,牛肉是新切出来的,调料是自己配出来的。
从食材,做法到调料无一不追求原汁原味是潮菜各个档次所追求的。
潮汕菜哪里最好吃?
在新闸路长沙路口对面弄堂里,有家叫(潮人姐妹轩)比较正宗,厨师都是潮州人,做得口味满好的。潮州菜除了特殊的物料之外,还有特点和气质,好比川菜有热烈奔放,塞北烤肉有豪迈大气,江南的炒芦蒿莼菜汤有文人气……潮州菜有什么特点和气质?——讲究原汁原味;讲究菜、酱料、点心、茶,乃至音乐的配合;讲究五味俱全,各求极致;讲究文雅简朴自然优美——这样说太抽象,不如举九个最典型的潮州菜要素来说明。
1、糯软肥厚狮头鹅
潮州卤水,其主要配方跟全中国卤味大体相同,区别在于其热衷卤的材料和火候。潮州人选择的材料是狮头鹅。这种头部突起状若狮头的鹅,体型硕大,几近鸵鸟,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是农民收入的一大来源,地位近于四川农民养的猪。狮头鹅最受欢迎的部位是头,掌,翼,肠,余下的部位连垫碟子底的份都没有(垫碟子的是卤豆腐),用一位潮州朋友的话来说,鹅肉的正确用途是“拿给民工炒菜去”。潮州人理想中的鹅,应当是没有身体,只有头和四肢以及腹中脆脆的鹅肠的怪物。狮头鹅最美味的地方是鹅头及鹅头连带的鹅颈,你无法想像这里的皮如猪皮那么厚那么肥美,同时丝毫不觉油腻。
潮州卤水配的酱料是一小碟放了蒜蓉的白醋。
2、热镬薄壳
很多外地人爱上潮菜,都是从一碟热辣鲜美的炒薄壳开始。薄壳是一种壳极薄,味极鲜的贝壳,其结构很像女人们爱磕的葵瓜子,所以别名海瓜子。薄壳跟瓜子一样,吃的不是内容,是个味儿。新鲜的薄壳倒入热油之中,翻炒数下,贝壳便打开,可以看到内里一小点嫩黄的贝壳肉,赶上肥美的季节,那肉还带点子红色,可以算做是膏。炒薄壳必配一种叫“金不换”的香草,这种香草与薄壳的香味天然融合,俨然已经成为薄壳的一部分。炒薄壳而无“金不换”,犹如吸烟无火,不吃也罢。吃薄壳跟磕瓜子一样会上瘾,令人停不住叫了一碟又碟,吃到最后不见人,只见一堆壳,潮州人谓之“薄壳山”。
薄壳不是昂贵的贝壳,出产的季节,每斤5元以下。但过了季,或者离潮州太远就没有得吃——这是一道大多数时候使人处在相思状态的菜。面对失望的客人,餐厅老板往往建议选择来一碟“大头”,一种看上去有些像薄壳的贝壳,但已经失却了大部分鲜美,而且肉一炒就死了,感觉像在吃贝壳干。不吃也罢。
3、静静的鱼饭
鱼饭鱼饭,顾名思义,是把鱼当饭。这跟腊肉咸菜一样,是起源于食物保存方式的菜式,乃潮州人民趁冰箱没有发明之前发明的一大美味。渔民出海,还来不及回到家,船上的鱼就可能坏了,怎么办?当即在船上烧起一大锅水,加点盐,将鱼装在竹篓里,一篓一篓放进水里煮熟,然后在表面撒一层粗粒的海盐,这就是驰名潮汕地区的鱼饭。经常被拿来做鱼饭的是巴朗鱼,大约一块钱一条,日本人叫这种鱼叫秋刀鱼,叫秋刀鱼之后的巴朗鱼,价格是之前的20倍以上。鱼饭重要特点就是鱼肉雪白结实,置于舌上,鱼肉纤维丝丝缕缕,清晰可感。
配鱼饭的是潮州特有的酱料——豆酱,据说此酱跟鱼饭的味道特别相合。一试果然。这种简洁的烹制和享用海鲜的方式令潮州菜充满士大夫的文人气质,即使在街边大排档小酌亦不失优雅。尤其是演奏着名唤“弦丝”的潮州音乐的时候。
4、香煎蚝仔烙
吃过生蚝或者蚝的任何一种形式的人都知道蚝的鲜美,不须我挖空心思来写。潮州人对蚝的经典吃法是做成“煎饼”,蚝仔(注意这个“仔”字,越小的蚝口0感越嫩)加地瓜粉浆,鸡蛋液在铁板上香香地煎制而成,外面香脆而内里热嫩。最羡慕潮州人的不是他们有蚝吃,有蚝仔烙吃,而是他们时时在吃,作为一种普通早点在吃,跟馃条(也就是米粉)摆在一起,做为日常小吃在吃。[美食中国]
配蚝仔烙的酱料是鱼露。何谓鱼露?酱油是什么酿制的?黄豆。鱼露是小鱼酿制的酱油。想像一下这叫“鱼露”的酱油有多鲜美吧。
着名作家金敬迈说:潮州人民,优秀民族啊!做出来的肉丸,丢到地上可以跳13下。哪个地方可以做出跳13下的肉丸
跳13下的秘诀是肉不是绞碎或剁碎的,是用人手抡了大铁棍捶松的,顺着肉的纤维捶,纤维不断,故有弹性。跳13下的肉丸,有猪肉、鱼肉、牛肉,最出名的是牛肉丸,要知道什么感觉叫“弹牙”,从热腾腾的火锅里面夹一粒牛肉丸来试试。
6、甜到极致之白果芋泥
要体味世界上甜之极致,可以试试潮州甜品的白果芋泥。先将芋头蒸熟,然后捣成芋泥,加大量的白糖猪油,少量的清水,用文火熬,一边熬一边搅动,直到白糖芋泥猪油已经充分结合,可以看得到结晶状的芋泥,这样的“结晶”好像颗颗都有生命一样,在舌唇之间滑动震颤。潮州的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白果芋泥一般是“尾甜”。
7、具有节奏感的功夫茶
看潮州菜馆正宗与否,不仅仅看有没有功夫茶,还要看功夫茶上的时候对不对。冲泡潮州功夫茶的是半发酵的乌龙茶,最好是凤凰山的凤凰单丛,其茶味清冽,提神醒脑助消化。通常,食罢海鲜腥骚的时候,干掉一碗甜到极点的甜品时候,吃得有些饱了缺乏战斗力的时候,就是上功夫茶的时候。店家会捧了一个茶盘,上面放了若干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瓷杯,杯中便是刚冲泡出来的功夫茶,每人平均两杯,可以根据各人需要,有的三杯,有的一杯。饮罢将杯放回茶盘——功夫茶是不认杯的,店家自然会用滚水烫过杯下轮再上。优秀的潮州菜馆懂得拿捏上功夫茶的时机,一场正规的潮州菜饭局是用功夫茶来区分段落,把握节奏的。
8、最自恋的菜——护国菜
护国菜是潮州菜里面唯一跟皇帝有关系的菜。传说南宋末年,有一落泊的皇帝被元兵所逼,由福建逃到潮州,来到一座小山寺。寺中和尚见他疲乏饥渴,却苦于寺中无物可饷,便用番薯叶子为他做了羹汤。谁知小皇帝吃到这种菜后赞不绝口,赐名为“护国菜”。护国菜现在成了潮州菜殿堂部分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道考刀功火功和造型的菜:仅取每片番薯叶的嫩尖,细细地切,切得像烟丝那么均匀细腻。羹汤的汤底是上好的鸡汤。现在看到太极造型的护国菜,是后代美化过的,碧绿这部分还是番薯叶,莹白的部分则是鸡茸。这道菜清雅精致,造型优美,令人不忍下勺。入口爽滑清甜。[美食中国]
这是道自恋的菜,要求食客的付出全部注意力,眼品,鼻品,舌品,心品。
上海哪里有潮汕美食?为什么呢?
我来自潮州,现在在上海工作,现在每天都很想念家乡的美食。或许作为一个潮州人,你能引以为傲的就是潮州菜。看到这个问题,就进来聊聊,翻翻相册_ 1里的图片。米卷:用米浆蒸熟后,可以选择加什么肉,包括牛肉、猪肉和海鲜。最常见的配菜是猪肉,最常见的配菜是白菜、笋丝、生菜、白菜。然后在每个店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酱料,包括蚝油和芝麻酱,芝麻酱是最常见的。2.煲:煲鹅、煲鸭、煲猪蹄、煲五花肉、煲鸡爪等。在潮州不同的店里,炖汤的味道不一样,但总的来说,有一种炖汤汁的味道,有甜的,也有咸的。
红烧鹅的身体部位,如鹅翅、鹅脚、鹅头等都值得一试。3.火锅:潮州人有很多火锅菜,尤其是牛肉火锅,一年四季都吃。要吐潮州牛肉,一斤要卖到50元。但如果吃潮汕牛肉,在广州、上海就很难吃到这么好吃的牛肉了:(这可能和牛的品种、新鲜程度有关。在潮汕,牛肉在早上或下午屠宰,并及时送到当地市场。潮汕人吃火锅多以原味、清汤底料、新鲜海鲜和牛肉为主。慢慢地,淡淡的清汤变成了鲜甜的汤。当然,这汤好像尿酸高,但每次喝都忍不住。
牛肉牛杂是一种用米糊做成的粉条,用新鲜的牛肉或有特色的牛杂煮熟,最后浇上鲜美的汤汁,做成一碗美味的食物,是潮州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最后一个是在上海吃的。这家店的亲戚投资的,算是小广告。但是我想说,每个周末在这里吃饭是最幸福的事情。况且广州常见的潮州余丹芬,其实在潮州几乎没有这个。如果有,也叫鱼皮饺子。此外,潮州也很少吃桂林米粉或河粉粉丝,他们都吃桂面、面条和米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