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怎么样
羊肉什么的肯定是真的,很嫩的说,连烤的都很嫩板筋也烤的很好。但是羊肉118一斤就是有点贵啊,而且服务员也说生肉一斤做好了其实也就7两最多,所以虽然好吃但是觉得不值得。服务员很多而且态度很好,服装也好有陕北特色。有个土豆泥青菜的还挺好吃的忘了名字了,推荐!
蓟东一号山庄吃住好吗
个人认为好。
山庄有客房15间,床位30。设有大餐厅兼会议室1间、小餐厅兼会客室1间,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或会议。山庄房间配备冷暖风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网络电视、弱电监控设备等。
最古朴蓟东一号山庄位于蓟县出头岭镇五清庄村北的蓟东一号山庄,掩映在山峦与翠柏中,拥有独运匠心的陕北窑洞式外檐设计,风格上古朴大气。但在配备上又是一座现代化高端配置的,适宜生态旅游、拓展训练、技能培训、养老休闲的农家山庄。
西安陕北窑洞饭店地址??
大雁塔南广场(海底捞火锅向东)或大雁塔南广场盘道向东50米,丁子路口向南拐酒吧一条街中段路西
(地图)
陕北窑洞,咱们要“时髦”一点
“农村不应该是城市的低级版本,不应该是城市的跟随者,而应该是跟城市有差异化并更接近自然与土地的另一种美好栖息地。”
——摘录语
无意中看到这句话时,有如醍醐灌顶。我从小是在村里长大的,对大自然和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
城市的摩天大楼毋庸置疑是现代化的象征,而唯独依托大自然而建的传统民居,是真正美学和情趣的体现。南方依水,北方靠山。
陕北呆了两天。
若没去过当地,对类似特别之地有些误解是必然的。陕北腰鼓,黄土高坡,缺水,裹白帕等等,其实,陕北现在的绿化做的很不错的,也是青山绿水的好地方,天气凉爽舒适,主城区自然也是现代城市的模样。而最吸引我的,仍然当属远处绿色山坡上,层叠联排的窑洞了,而窑洞,却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以往电视荧屏里看到的陕北窑洞,只不过是最原始的靠崖式,而窑洞的分类众多,此次所见,更多是独立式窑洞,依山而建,层叠互动。屋前庭院,则是下层屋顶。沿斜坡或石阶拾级而上,拐角处的一抹抹红艳,令人惊喜。可见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仍然选择居住窑洞的人家,自然也是少不了这生活的情趣。
只可惜拔地而起的楼房,正慢慢侵袭打破这一处安然。更多的窑洞开始被空置废弃甚至拆除。传统的这些民居,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孕育的绝佳场所,纵使有着迫于生计与妥协的无奈,但更多应是人类智慧与美感的展现。
诚然,窑洞受限于空间与采光,却也有冬暖夏凉之实用,拱形“天圆地方”之妙处。空间与采光完全可以下点功夫改进,房檐、窗棱、门帘、裙墙等外观均可美化设计,也可营造整体院落的层次美感与互动体验。
一点愚见。殷切盼望呀,窑洞若能“时髦”一点,应可获新生。
延安有哪些窑洞宾馆 具体给下价格 (小标间)从火车站乘几路车可以到`
宾馆简介
延安窑洞宾馆 2008年11月10日 05:15
窑洞宾馆位于延安市迎宾大道中段最繁华的商业集中地,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门口即是各路公交车的停靠站,距火车站5公里,距机场6公里,近市区而幽静,美环境而古朴。
客房有豪华套间、普通套间、标准间、单间、窑洞共83套,床位166张。房间设有分体式空调、有线电视、国内直拨电话、写字台等设施设备齐全,宽敞明亮。宾馆有可容纳200多人开会和文娱演出的多功能厅一个、小会议室一个,调音台、音响、投影仪、讲话台等设施齐全,是召开大中小会议的理想场所。
餐饮部一楼于年初重新进行装修,并改为占地200平方米的特色火锅店,104个餐位;二楼有风格各异的贵宾厅雅致包间18个,可同时安排350人就餐,;四楼有黄土风情特色的农家小院“黄土人家”,可供150多人就餐,经营有粤菜、川菜、陕菜及陕北风味小吃等多种美味佳肴,由名师主理,菜品丰富、口味地道;三楼多功能厅可承接会议、团体、婚宴、庆典等大型聚餐,饭菜量足味美。
宾馆大厅宽敞明亮,为顾客提供简便快捷的入住手续,并设有商品部和商务中心为顾客提供购物、租车、导游、票务、传真、打印等多项服务,方便快捷。
康乐部有宽敞的休闲会所、茶社、酒吧、KTV、足浴、贵宾棋牌室等设备一应俱全。
宾馆后院停车场占地面积1080m2,可停放车辆60余辆,并配备有洗车台,专人服务,专人管理,同时宾馆设有医务室、洗衣、美容美发等服务。我馆消防安全保证系统健全,配有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远红外线监控等有关器材,安全方便。
延安窑洞宾馆成立于1998年,属于窑洞式建筑风格,是集食、住、行、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三星级涉外旅游定点宾馆。现有职工130名,其中管理人员 24名,作业工种的服务人员96名。全馆职工中有大专以上学历16人,中专学历13人,高中文化程度32人,初中文化程度58人。现管理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8名,其中总经理资格证3名,经理资格证2名,高级技师2名,占到管理人员的33%,员工中取得高中级技工职称11名,全馆所有职工都受过不同岗位的培训,培训率达到百分之百。
多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舒适、安全、方便、卫生的服务宗旨,和以“质量求生存,管理出效益”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是我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就2007年接待省、市各种规格的会议50多次,接待宾客52820人次,全年住宿率达到80%以上,营业总额800多万元,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2002年被省旅游局定为旅游涉外定点饭店,陕西旅游饭店协会会员,被延安市旅游局评为2003年度旅游行业“创佳评差”先进单位,2004年度评为“创优评差”先进单位,被市卫生监督所评为“食品卫生管理”先进单位。2005年度被市旅游局经过评定后批准为三星级旅游饭店,并评为“创佳评差”先进集体。2006年,被陕西省烹饪协会评为陕西烹饪技能比赛“团体金奖”。2007年度被市旅游局评为先进集体、全市旅游行业“创优评差”活动先进单位,同年经延安市宝塔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定后批准为“三星级”安全生产企业。
我们奉行“舒适、安全、方便、卫生”的服务宗旨,使每一位客人在我宾馆得到真正满意的服务。真诚欢迎各位光临延安窑洞宾馆。
陕西三原有个地窑古村,奇特民居地坑院星罗棋布,位置偏僻游人少
最近秦岭跑得比较多,这个周末决定换一下目的地的风格,于是和伙计相约去了位于西安市正北的咸阳市三原县,计划去三原城皇庙、李靖故居和柏社古窑等3个景点,可是去的时候因为没有走高速,一路七拐八拐,路况太差,时间都耽误在路上,所以只完成了后两个行程。
从西安粉巷出发,按照导航一路向北。周末往北的车辆并不多,只是没走高速,因中途路况问题,一直到中午12点多才到了三原,计划中第一站是去柏社古窑,中途路过李靖故居,就先去参观了1小时。伙计说饿了,咱在三原先吃点地方小吃再走,我说咱到了柏社在地坑里再吃,于是继续前行,不巧的是,通往柏社的惟一主干道修路,道路全封闭,非常不解的是,为什么不半幅修半幅通?一路边走边问,最后拐了无数个地方才到了柏社村。
到达柏社村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先去同家小院地坑院农家乐解决肚子问题,此前在村口的时候就有村民告诉我们,冬天游客太少,大多农家乐都关门了,只有两家开着,而同家小院算是比较好的。店主很热情,说外头冷哇哇的,你们进房子暖和暖和,马上过来点菜。
同家小院被称为1号院,也是一个地坑四合院,院子里有4个窑洞,除了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储物间、一间是店家住宿,其中5间是客人住宿或餐厅。房间里生着炉子,非常暖和,我俩点了一个陕西大烩菜、一个五香葱油锅盔、一个辣子炒土鸡蛋,量比较大,浓浓的农家味道,可能是太饿了,三下五除二一扫而光。我和伙计一边吃一边评价,虽然地方偏远,但这种味道确实不像西安周边农家乐那样城里味太浓,还是比较纯正的乡村味道。可能大家比较关心费用问题,大烩菜38元、葱油锅盔15元、辣子炒土鸡蛋22元,总共花了75元。至于住,一间窑洞每晚100元,不论人数。
后来在地面上碰到一位村里卖苹果的妇女,她说1号院是她家的,建于1973年,自己住到了外面,就把坑院租给了别人。
冬天的柏社村游人很少,我们在村里遇到的几个人全是妇女,她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述柏社地坑院的故事,她们说,大多数人都去外面打工了,村里留下的人并不多,你们这个时候来正是淡季,到了春夏秋或者国庆的时候人真的很多,大多都是西安过来的。
柏社村位于三原县新兴镇西北部,是一个具有1600多年 历史 的古村,始建于晋代,由于地处关中北部苔原地带,当地民居与关中地区大有不同,古代到1970年代以前多以下沉式地窑四合院为主,与陕北窑洞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坑窑洞是先挖一个方形的大坑,然后再在四方分别挖两个窑洞,地坑院有通风口一直通到地面,地面四周有2米左右的围墙,即使下雨,雨水也无法流下去。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们,地坑院冬暖夏凉,非常舒服。
据当地村民讲,全村共有4800多人,老早都住在地坑院里,因为建造一座坑院比建造一座地面院落花费少太多,所以自古就以坑院为主要民居,后来经济情况好了,慢慢地都搬离了坑院,在地面上盖了新房,有的去了县城。
从卫星地图上看,柏社村的地坑院星罗棋布,非常壮观,本来想用无人机拍一下,谁知道太久没用了,电池总显示虚电,只拍了几张俯瞰图。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全村现在总共有200多家地坑院,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有130多户。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柏社村的真实写照,进入柏社村,第一感觉树木非常多,整个村子几乎被森林包围着,高高耸立的树木如进入人间仙境。在一处地坑院门口,村里一个妇女指着高高的树木告诉我们,这是揪树,在本地还流传着一个谚语:奇怪奇怪真奇怪,揪树上吊的是蒜苔菜,向我们描述了这里的景象。
柏社村还是中国革命重要的结点,村里有一处地坑院是关中特委地下交通站所在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柏社村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和延安重要的咽喉要道,红军、八路军都在柏社村设立了秘密交通站。在1号地坑院对面就有一院红色革命展览馆,由于去的人比较少,平时不开门,如果要参观,可以找村上要钥匙进去参观。
江湖点评
三原除了柏社村,其实还有多个类似的传统民居,这是中华文明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遗憾的是,当地相关部门在保护、推广这些珍贵遗产方面做的真不到位,正如当地村民所说,上面不重视、没有人投资,一切都是白搭。我们在从西安去柏社村的路上,路况真的差强人意,希望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别忘了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
小贴士
这是一个免费景区,公共交通出行比较困难,自驾游搜索“柏社古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