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对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可以证明中原地区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灭亡的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更有无数英雄豪杰金戈铁马,逐鹿中原,圣人贤达、名流雅士八方荟萃,在中原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活剧,并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殷商甲骨文、商周的青铜器、春秋礼器、战国车马坑、汉代画像砖雕石刻、北魏、隋、唐石窟造像艺术等,无不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龙门石窟的恢宏壮丽、河南博物院的大气磅礴、少林功夫的高深叵测、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清明上河园的宋都风情以及蕴含于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无不展示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很大的发展。“九五”期间,全省各地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区、景点有300余处,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龙亭、铁塔、宋陵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景点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清明上河园、包公祠、云台山、石人山、白云山、重渡沟、龙峪湾、查岈山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新郑、洛阳、南阳三个机场开辟的国内航线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与南北走向的京广铁路、焦柳铁路、京九铁路分别在郑州、洛阳、商丘交汇,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运站-郑州东站,在全国铁路运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省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530多家(其中国际社32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30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55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和旅游景区等级质量评定工作,使河南的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水平、接待服务质量有了很大地改善。目前,全省已经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6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包公祠、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15个景区景点,进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龙门石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和内乡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分别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生物保护圈。这些,都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前列,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八分之一。安阳古都的殷商文化、洛阳古都的汉、魏、隋、唐文化、开封古都的宋文化,浓缩了中国从夏代到金代3000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华;黄河在河南境内有700多公里,横贯三门峡、洛阳、济源、郑州、开封、濮阳,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也很有特色,三门峡“天鹅湖”的自然古朴,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开封柳园口的“悬河”奇观,洛阳、济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恢宏壮丽,展示了中原大黄河“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的无穷魅力;源于中岳嵩山少林寺和温县陈家沟的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功夫之乡-武术健身游,一直是我省对外进行市场宣传促销的主打品牌;河南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轩辕黄帝的故里在河南,黄河文化的主脉在河南,佛教、道教、儒教的发源地在河南,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许多古代圣贤出自河南,遍布海内外的客家人的祖地及中国《百家姓》中的四百多个姓氏中的73个姓氏,其中包括当今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这对于众多的海外华人来说,河南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寻根谒祖之地;此外,洛阳的牡丹,开封的菊花,千百年来在全国也独占鳌头,每年4月的洛阳牡丹花会和10月的开封古都菊花会,在海内外也很有影响。

此外,河南还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在中原地区造就了一处宽3公里,长132公里,水域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壮丽奇观。近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郑州的中岳嵩山、洛阳的龙门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近年来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豫北的太行山、豫西南的伏牛山、豫南的桐柏山、大别山区,也都相继开发出一大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如焦作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潭、安阳的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济源的五龙口、鹤壁的云梦山、平顶山的石人山、洛阳的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南阳的老界岭、龙潭沟、宝天曼、驻马店的查岈山、薄山湖等,这些对海内外旅游者同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2002年,我省接待入境旅游者达41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旅游创汇1.46亿美元,同比增长9.4%;接待国内旅游者6271.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国内旅游总收入409.13亿元,同比增长9.25%。首次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4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000万人次大关。

近几年来,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持续、全面、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上,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入境旅游市场,2002年,我省入境接待旅游人数排在全国第20位,旅游创汇排在全国第21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河南旅游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很难成为海外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依托丰富的资源,河南推出过许多专项旅游产品,如:大黄河之旅、佛教之旅、修学之旅、书法之旅,以及豫北、豫西民俗风情旅游线等。但是河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很低,来河南的海外旅游者主要依附于传统的北(京)西(安)洛(阳)上(海)线,在境外销售的河南产品其实只是北西洛上线的一个点,真正的纯河南产品很难进入市场。

2、入境旅游者在河南逗留城市偏少,区域发展相当不平衡。

河南有18个省辖市,但是来河南的海外旅游者大部分只是到郑、汴、洛三地,三门峡、南阳、安阳等主要旅游城市年接待量很少。

3、与产品相匹配的诸要素欠缺,严重影响市场的可进入性。

河南境内目前只有3个机场,除了郑州新郑机场开通了至香港的航班外,尚未开通一条国际航线,造成了入境旅游线路连接困难,境内外旅行社成本增加,销售积极性受挫。各主要旅游城市缺少晚间娱乐项目,也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既影响了城市形象的推广,又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游客,扩大旅游消费,更影响了境外旅游者来河南旅游的兴趣。部分城市宾馆设施落后,不能符合境外旅游者的接待要求。许多城市外语导游员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河南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4、市场促销力度不够,河南产品知名度不高。

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市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有许多城市甚至没有专项促销经费的预算。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其次,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轰动的宣传促销效果。

5、三大市场发展不平衡,入境旅游增长缓慢。

国家旅游局明确的方针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但是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经营操作主动性强、利润较高等经营特点,客观上现在形成的情况是:国家旅游局倡导的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地方政府重视的是国内旅游,旅行社抓得最狠的是出境旅游。尽管追求的都是发展,但是忽视入境旅游的开发,其结果不仅是接待人数和创汇指标的低水平徘徊,还将会影响我省旅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完全对接和产业整体水平的升级。

总之,今年我们仍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河南旅游已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内练素质,抓住机遇,乘势发展。我们认为,要争取我省今年的旅游市场有新突破,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完善产品要素配置,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有河南特色的品牌产品和河南自己的主打产品,开发河南深度旅游。三是定位重点市场,加大促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

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已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去年6月份,河南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河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决定,郑州、洛阳、开封及三门峡沿黄旅游线这“三点一线”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为此,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十五”期间,每年拿出6000-8000万元资金,加大对“三点一线”及全省旅游开发建设的投入,以“三点一线”丰富的古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嵩山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黄河小浪底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封宋都景区水系疏浚和环境整治工程,三门峡黄河金三角旅游配套工程,商丘商祖文化区及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开发工程,及国家旅游局提出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创新工程等为重点,用3—5年时间,建设一批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在旅游市场有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将“三点一线”建成辐射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旅游线,重点开发以古都、名寺、祖根、功夫为特色的文化观光、寻根朝敬旅游项目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旅游项目。

二、信阳的发展前景好吗???

GDP排名河南倒数

说起信阳,外省可能有许多人都不曾听说过这么一个城市的名字。不过,信阳也有两样东西十分有名,那就是一道茶和一首歌。

"一道茶"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据一位信阳老板讲,他在北京参加培训时,曾与人在酒桌上打赌,别人说出一样信阳的东西,他就喝一杯酒,结果他只为信阳毛尖喝了一杯而已。信阳优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伦比。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毛尖)列为茶中上品。

而"一首歌"则是红遍中国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是1929年12月红军攻占商城县城庆祝建立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工农苏维埃政权时的会歌,后来唱遍了全中国。

信阳当然不仅只有这两样东西。信阳师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曹明贵向记者介绍了信阳的种种优势。他说:"信阳其实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区位、自然、人文优势也非常多。但是,信阳人自卑,没有想着争发展,而是想着争倒数第一。"

曹明贵认为,本来,信阳可以做的文章非常多,比如"红"字文章,信阳是革命老区,新县就出了23位将军;比如"水"的文章,自然降水量比郑州多4倍,58年来罕有洪涝灾害,还有水可以直饮、被誉为豫南明珠的南湾湖;比如"山"的文章,信阳地处大别山脉,鸡公山号称中国四大别墅山之一,山上有200多座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别墅;比如"人"的文章,信阳780万总人口中有150万人在国内外打工,劳务经济每年为信阳带来40多亿元的直接收入......

虽然有种种优势,但信阳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在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所做的全国600多个省辖市城市竞争力排名之中,信阳被排到了400名之后。

这样的排名并不奇怪,看一看其经济情况就可以知道其所以然:2003年,780万人口的信阳市GDP为344.1亿元,而佛山市仅有110万人口的顺德区2002年GDP为436.89亿元。由此可以看到信阳的差距之大。这样的成绩,使信阳在河南的排名倒数第二。信阳人在这方面可谓心情复杂。2001年,信阳市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便开始大肆宣传起来。曹明贵对此颇感哭笑不得:"这么大的地方,税收才这么大一点儿,怎么好意思心满意足大张旗鼓地宣传?不知道外地人看了,会怎样看待信阳?"

记者一位在信阳烟草部门工作的老乡告诉记者:"我刚来信阳时,起初还经常在城里到处走走,但走了几天我就不想走了,为什么?因为太不值得了。"怎么不值得?因为信阳市的街道又脏又乱,找不到可以留恋的地方,就连公园,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地方。"城市规划品位太差劲了!"

在信阳城区,记者几乎看不到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交通秩序极差,卫生状况恶劣。摩的、三轮、出租车乱停乱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满街乱跑的破旧三轮车打出的标语却是"树文明城市形象"。在河南省记者所去过的省辖市中,三轮车如此肆无忌惮在大街上跑的城市,记者印象中只有信阳而已。据当地人介绍,信阳是省辖市中唯一一个没有通过文明卫生城市评定的省辖市。"连固始都不如。"这样的评价,可见信阳人自己也很失落。

鸡公山的忧伤

鸡公山,信阳人总会提起的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它属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因之名鸡公山。据说,解放前鸡公山是外国人、军阀、官僚、富商寻欢作乐之地。和国内其他一些名山不同,我国的名山大多开发较早,在古代就很有名,而且有很多名山同时也是佛教或道教圣地,而鸡公山是本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

鸡公山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南离武汉不过180公里。1903年,美国传教士李立生、施道格登山探奇,登上鸡公山后,得意洋洋地给驻汉口的美国领事馆发去喜报,夸耀自己的功绩。美国领事到山上一看,果然山水优美、气候宜人。与有"大火炉"之称的武汉相比,这里简直是天堂。这个领事回去后,写了很多文章,在西方的报纸上极力赞誉鸡公山的林翠泉清、清凉宜人。武汉、上海、广州等地的洋人们闻风而至,大兴土木。在外国人的力捧之下,鸡公山于20世纪初一举成名,和庐山、莫干山、北戴河一起,成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据统计,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牧师、传教士、富商巨贾和中国官僚军阀在此建造起特色各异的洋楼别墅300余幢,虽几经战乱和破坏,现仍存有212幢,分布在万绿丛中和秀峰之间。据称,在避暑鼎盛时期,居住山上的中外人士多达两三千人,一时成为繁华山城。

但它已今不如昔,游客稀少,日渐荒凉。信阳市商贸局办公室的沈峰说,鸡公山开发的力度现在一点也不够,不但管理混乱,服务也跟不上去。来的人越来越少,就连信阳本地人也懒得去了。而与此同时,鸡公山现在倒成了武汉乃至湖北的后花园,湖北前往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有这样的说法:湖北一直要求把鸡公山交给他们管理!"想像从前繁盛的历史,真让人伤感!"

曹明贵说,这是一个怪圈,信阳放着那么多的旅游资源而不懂得进行整合开发,真是可惜了。从来没有人不让信阳发展,也从来没有人不让信阳人致富和追求幸福,但信阳发展为何如此缓慢?信阳与发达地区的对比,让人突然发现,信阳仿佛有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这个心结压制、扼杀信阳人心中的激情、理想、追求与创意,留下的是失落、无奈、压抑、忧伤甚至愤怒。哀莫大于心死!这样的说法,让人灵魂震颤。

失向之城

记者在信阳工作的老乡张春明说,在信阳生活了三年多,越来越感觉到信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座民心失向的城市。其实,在记者采访中,很多信阳人表达了这种失向后的迷茫。他们在早上吃热干面、晚上吃满街的大排档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他们坐着3元钱就可以逛遍全城的三轮车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他们过着每天按时上下班、拿着固定的工资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失向也体现在政府对信阳城市发展的规划上,在"山水园林城市"和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之间摇摆。

在政府决策和服务上,也体现出政府部门的摇摆不定。一位信阳企业家批评政府不讲诚信,把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比喻为"投资前许诺半个天都给你,进来后就关起门来打狗。真的,信阳人已经穷疯了。"

曹明贵认为,当地政府在政策的决策上也缺乏连续性,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承诺不能够兑现,给外来投资者造成很大的困扰和阻碍。他说:"由于政府信誉低、不讲诚信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连续举办了12届茶叶节,可是引进的项目却寥寥无几,知名企业和大项目更是无一落脚信阳。"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原来在南湾水库搞湖东开发区,奠基仪式都进行了,但因为没有人投资,现在毫无声息。如今又规划出羊山新区,能否招到投资者还值得疑问。

一位回乡创业者在信阳信息港的BBS上发表了这样一番感慨:"我在外办企业10余年,每年纳税20万元。我想过很多,就把企业迁回信阳,把税收贡献到家乡。可我遇到的不是关怀而是过多的指手画脚,他们不知道幼稚的企业尚没成熟,更需要各界的关怀。我是2001年把企业搬迁到信阳的,到目前已纳税近20万元。可我赔了近30万元,还让我纳企业所得税。我还能干下去吗?没办法,我只有再次背井离乡了。"

曹明贵的话也许道出了信阳的症结所在:"单从硬件上看,信阳是具备了向中等发达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的,但在软环境上,只怕是信阳落后的致命伤。比如,信阳政府的职能转换、信阳人口素质及人口结构,甚至是信阳人的整体经济意识,都可能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动力或阻力。"

三、急求信阳旅游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文章

主要的旅游资源有鸡公山,南湾和一些文化古迹。

自然资源破坏的比较严重,一些文化资源也受到破坏,主要是游客带来的破坏,其次是自然破坏。

开发应遵守独特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开发与保护协调原则,旅客参观原则,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对破坏提的建议:对旅游资源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保护措施。

对策:减缓旅游资源自然风化的对策。

杜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

恢复已破坏的旅游资源的对策。

保护方式:通过法律的手段。

加大对资源保护重要性的宣传

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力度

加强景区员工的素质培养

我是学旅游管理的,有什么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指出,谢谢!!!!

四、信阳市著名景点介绍 信阳市有哪些著名景点

1、金刚台地质公园: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是大别山脉在商城县境内的一部分,是2005年9月28日经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的验收,也是信阳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为中低山、丘陵类型。

2、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县境内,地处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地带,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面积307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1%,植物种类2000多种。园内有野生动物300种及1000多种昆虫。公园由连康山、西大山、金兰山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33.3平方公里,以山雄、水秀、林茂、峰险、石奇、道玄而闻名。

3、许世友将军故里: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是代传奇名将许世友将军的出生地,也是许世友将军谢世后的安息之地。许世友将军生前赫赫的战功,特殊的个性,“忠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深受世人敬仰,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拜谒、观瞻,许世友将军故里游览区已成为大别山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商城县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南邻湖北,东接安徽。林区面积401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空气新鲜,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林区地势较高,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娃娃鱼、金钱豹、穿山甲等珍稀动物370多种,100多种树木,且多为材质优良、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素有“松杉-”之称,又有“天然药库”之誉。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近年来,黄柏山又被作为旅游景点进行了大力开发,成为全县重点旅游景区。

5、灵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灵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信阳市主城区15公里处,以“生态”、“养生”、“文化”、“休闲”、“体验”为主题设计理念,建有杜河豫南民俗文化旅游第一村、江淮美食街、大型汽车露营地、汽车电影公园、儿童影视动画体验馆、农耕文化体验园、隐居谷(心灵疗养院)、五行茶汤温泉、禅茶诗文化长廊等。

6、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信阳灵山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城涩港以南45公里处,是全国独一无二僧尼同寺,唐、明两朝封为国庙。千年古刹灵山寺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

7、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北依淮河,南靠大别山,为国家AAA级景区,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8、南湾湖:南湾湖,又称南湖,位于河南省信阳市,距离信阳市西南5公里,素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是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

五、求信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哪些比较值得去?

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鸡公山风景区、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南湾湖、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罗山灵山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汤泉池(茗阳汤泉)、邓颖超祖居。都值得去看看。

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境内,规划总面积2788.53公顷,共分为三大片区,即大苏山片区、龙首山片区和王母观片区,区内森林面积2573.81公顷,森林覆盖率92.3%。

主要景点包括王母观风景区、净居寺寺庙、蓝天生态茶叶公司和蓝天度假村等。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15年01月被中国林业部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17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确定名单。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商城县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南邻湖北,东接安徽。林区面积401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空气新鲜,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林区地势较高,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

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娃娃鱼、金钱豹、穿山甲等珍稀动物370多种,100多种树木,且多为材质优良、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素有“松杉-”之称,又有“天然药库”之誉。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六、信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

信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的有:鸡公山、九华山、南湾湖、金刚台猫耳峰、商城汤泉池、灵龙湖、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许世友将军故里、西河景区、信阳灵山。

1、鸡公山

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巍峨耸立在豫鄂两省的交界处,方圆五十里,素有“气压嵩衡”之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海拔787米,它象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凝视远方,鸡公山因此而得名。 鸡公山主要旅游景点有报晓峰、灵华山、避暑山庄、泻红涧、活佛寺、将军石、龙潭瀑布、荷花池、云海奇观等数十处。

2、西河景区

西河景区是国家级AAAA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1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信阳毛尖高山绿茶原产地、豫南高山峡谷第一漂,是集飞瀑流泉、红色古迹、高山茶园、科普教育、度假疗养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3、信阳灵山

信阳灵山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西南部境内,西南分别与信阳县、湖北省大悟县交界,东连鸡笼山,西邻鸡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