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旅游的多样化趋势 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将向多样化发展,如休闲娱乐型、运动探 险型等旅游者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进入老龄 社会后针对老年人出游增多进行的特色旅游服务等。
二、旅游空间扩展的趋势 科技的进步,旅游的空间活动范围更加广阔,不但可以轻易地进行环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远的宇宙太空发展,出现革命化的新的旅游方式
四、旅游大众化趋势 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旅游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广泛而庞大的人群交流和迁移,传统 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被进一步打破,旅游的淡旺季不再明显。
五、文化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就旅游业的市场运作而言,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竞 争方式;进一步是质量竞争;而最高层次则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 旅游企业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购买文 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
六、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 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形式上讲,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从内容上讲,工业旅游、 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等将会成为新的热点。所谓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 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
此次的国庆小长假,西安的游客多吗?
西安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很有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很多出名的小吃,出名的景点,是一座很适合去旅游的城市。2020年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产业肯定是少不了旅游业,迫于新冠病毒较强的传染性,很多人在节假日都选择待在家里,不敢出门游玩。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随着十月份国庆节到来之际,也迎来了国内疫情后的一个旅游小高峰。
西安国庆节的游客多吗
全国各地包括西安在内的旅游城市,游客量还是可以的,但是和往年比还是少很多。国庆节期间,过内的旅游业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大多数旅游路线都已经正常了,但是一些中高风险的地区还是有限制的,这部分地区的人员出行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心里还是对疫情比较惧怕的,所以在这个假期宁愿选择待在家里,也不想出门。而部分高校对于十一假期都有所调整,缩短了学生的假期时间,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行量。游客数量减少还有一方面原因,很多国外的游客没办法到国内来旅游,这也会造成游客数量比往年偏少。
国庆节旅游的安全意识
国庆节期间很多旅游景点人流量还是比较多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人员会比较杂,所以出门在外要时刻的戴好口罩保护自己,出门用餐前要好好地洗一下手,并且经常地用酒精给手部消毒。要少去比较危险的景点区域,比如悬崖边上。
2020年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旅游业也在恢复到正常水平,旅游业的再次繁盛,相信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也希望全世界可以早一点告别疫情。
国庆期间各省旅游收入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国家旅游局有个统计口径,例如宾馆住宿收入和景区门票收入、还有高速流量计算,社会消费品突击消费球都是统计的数据基础。
根据各地区上报数据统计整理,一些数据是估算,和实际会有差距,但不会有太大差距。和实际最多有1%,几十亿的差距,但总数不会低于6000亿元。通常,基本旅游收入与旅游者的人次数、停留时间成正比例变化,由此可以大致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达程度。
扩展资料:
节假日的旅游收入,是通过汇总与旅游相关的景点、宾馆、饭店等企业和个人在节假日期间的销售收入得到的。虽然有些费用没有开具发票,但是仍然会统计在企业或个人的销售收入中。每个城市,特别是旅游城市,都会统计上报旅游收入。当然,不管是几十亿还是几百亿,数字肯定会有误差的。
旅游部门和交通部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设施、旅游物品和旅游服务等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和,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须支出的费用,包括交通费、食宿费、游览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收入
江西上饶和赣州这两个城市谁更有发展潜力?哪个城市治安更好?
上饶这个江西人口第二的地级市,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只能算马马虎虎。曾经因为那个自杀的书记,上饶沉沦了一段时间,最近几年发展势头有所加快,也算是抓住了沿海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但是上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高的高低的低。这与赣州的县域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上饶市本级还不是很强大,在上饶还没有取得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上饶的发展潜力很大,如果辅以好的领导,放权给他上饶一定能迎来发展的春天。另上饶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值得大力开发与推广。这方面可以参考邻居浙江省很多城市的做法,好好学习人家的经验。三清山到今年才申遗成功,真有点放着金饭碗在家里出去要饭的感觉。不过总算申遗成功,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好好包装与经营了。就在今年国庆节,三清山迎来了历史第一个旅游人流高峰,也许是上饶人还没有习惯于这种大场面,也许是很多细节没有来得及做准备,总之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要排几个小时才买到票,买了票又上不去,弄得人家趁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值得好好反思,特别是我们的硬件上去了,但是软件跟不上去,这种事情在江西很多旅游景区发生。
赣州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人口第一的地级市。曾几何时与他承担的使命是不相符的。赣州下辖18个县市区,这在全国是最多的。人口达800多万,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曾经盼了几辈子的铁路终于在1996年通车,很多人那时做出预言,赣州将迎来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赣南山区天将翻个个。到今年京九铁路已整整通车12年了,可是赣州天还是没怎么变化,算起来赣州这艘大船,也就是这5年间才真正起航。但是赣州下属的县发展更是不平衡,这一点比上饶还要严重。这里想说的就是瑞金,这个叫了好多年想做地级市的城市,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做地级市的,首先你得有这个实力,瑞金做为苏维埃共和国历史名城,发展成这个样子实在说不过去。经济水平更不可与同样是红色革命老区的遵义,延安相比了。无论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还商业水平更是相差好几个档次。就是在省内也不如井冈山的名气,在省外也就剩下提起“瑞金医院”人家才会想起革命老区这座城市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瑞金想升地级市还有很长路要走,趁北京还有一些健在的老将军老红军,让他们发挥一点余热,念故乡之情,上北京去要钱,多争取一些大项目投资瑞金,瑞金的交通条件不错,没道理发展不起来。赣州现在江西省老二的位置已坐得很稳了,可以说短期内是不会让出这把椅子的,但是赣州家业太大,也就是吃饭的人太多,人均量还是很少,比不了那些小市船小好掉头。赣州要想发展好还任重道远,赣州不能区限于江西省区比较,要有勇气跳出江西与其它地市比,比如同是客家山区的福建龙岩市,广东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还有湖南郴州市。这里特别想说的就是,龙岩的发展模式非常值得赣州学习,同为客家人也属于山区,龙岩这几年可谓发展迅猛。赣州城市规模及城市人口目前江西省排第三,并且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大有赶超九江的态势。但是与他所处的地理位置不相称,赣州的地理位置远胜于宜春与上饶,差不多处于18个县市的中心位置,一个拥有800多万人口基数赣州,城市人口还不到50万,发展这样实为不该。商业环境也是差强人意,全城竟然找不出一个像样的超市,稍微大一点还是一家从吉安过来的国光超市,不过这几年有所改善并有暴发的际像,很看好赣州未来5年的发展,具备了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就等有没有这样的领导来发展了。
孰好孰劣,高下立判了楼主~
2021年国庆假期已经过去,哪个省份的旅游收入最多?
答案是四川省。或许有些人觉得浙江省和上海市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他们肯定可以占据榜单的前几位。事实并非如此,浙江省和上海市军没有进入前三。
相关部门公布的各项信息来看,四川省凭借着509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位列榜首,除此之外,四川省接待了6782万名游客,开创了国庆节假期接收大量游客的先河。与此同时,四川省游客的人均消费并不高,只维持在750元。
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每一个省份的经济发收入
或许有些人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对每一个省份的经济促进作用并不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业十分发达的省份仍然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和经济生产总值。事实上,旅游业发展的非常完善之后,该省份的餐饮行业以及酒店服务行业的人流量会越来越多,反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收入。除此之外,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为人们带来最直接的收入,尤其是旅游景点的商家们。
四川省拔得头筹,旅游收入高达509亿
七天假期已经过去了,但是每一个省份在七天假期中获得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不尽相同。四川省的旅游总收入拔得头筹的关键是四川省的旅游景点具有特色以及四川火锅对游客的吸引力,人们到达四川省之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旅游景点。完全符合人们对旅游城市和旅游省份的客观需求和要求,更何况,四川省的人均旅游消费并不高,这反而能够突出四川省旅游业的高性价比。
总的来说,四川省获得了509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使得四川省成为国庆节假期中旅游收入最高的省份。早在很久之前,四川省就已经成为许多游客心目中的旅游胜地。一方面是因为四川省的旅游景点十分丰富多彩,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四川省的美食获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支持,大部分游客更加倾向于选择更加美味的食物。
旅游资源现状
8.2.1 旅游资源类型
从湖南省已知或已开发的旅游区(点)的资源特征、性质及类型来看,总结归纳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界中地理环境和生物所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风光和物象能给人以自然美感,并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光。其特征:自然风光中的山、水、石、洞、气、光、生物等,经过巧妙的天然组合,造成千变万化的旅游环境和景象,观光旅游者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生理过程,便可产生种种想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第二类是指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遗迹和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等为主要观光内容的人文景观资源。其重要特征:它是古今人类政治、经济活动的记录和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风貌和特征的集中反映,给人们以知识、教育、启迪和娱乐。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社会性质、意识形态和文化素养的支配和控制。第三类即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风光,两者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综合类型。
(一)自然景观资源
(1)名山:湖南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面积达10.4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9.56%。据统计,境内1500 m高的著名山峰有千余座。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峰,作为重要类型的自然景观,给人们提供内容非常丰富的观赏游览,每一座山都是一幅风景画。
(2)秀水:湖南省水系发育,拥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和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大小水库以及与水有关联的名井、名泉、地热温泉、瀑布景观星罗棋布。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这就构成当今颇具魅力的赋情景观——水文化。
(3)奇洞:湖南省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非常广,岩溶地貌十分发育,使得湖南省洞穴资源丰富。可开辟旅游的溶洞有以下几种类型:纯天然洞穴、洞穴与石刻相结合构景、溶洞与古建筑相结合构景、特殊类型的溶洞。
(4)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林场:湖南省是一个森林资源大省,是我国南方所特有动植物科属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佳木奇花有75种,其中银杉、水杉、水松、银杏、珙桐五大植物活化石尤为珍贵。为了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森林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全省先后建立了62个自然保护区和35个森林公园。依地域和交通状况,全省可分为四片大的森林风景区:①以张家界为中心,包括天门山、猛洞河、桃花源、凤凰山的湘西北风景区;②以洞庭湖为中心,包括岳阳楼、君山、大云山、铁山水库、南湖的湘北风景区;③以韶山为中心,包括花明楼、岳麓山、桔子洲头、云阳山、炎帝陵、桃源洞的湘东风景区。④以莽山为中心,包括苏仙岭、五盖山、天鹅山、东江水库、九嶷山、舜皇山、那溪、云山、黄桑坪的湘南、湘中风景区。
(5)风景地貌景观:根据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貌形态等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的艺术特征,湖南的风景地貌景观有4种主要类型:①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②丹霞地貌;③喀斯特地貌;④花岗岩地貌。
(6)野生动物资源:湖南省的野生动物资源在中国占据很重份量,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150种珍贵动物中,湖南省就占40种,为保护好这些世界珍稀动物,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东洞庭湖野生动物(白鳍豚及其栖息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大鲵野生动物(大鲵及其栖息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三个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江口鸟洲鸟类及其栖息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目平湖白鹤及湿地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以及五个县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7)天象景观资源:湖南省的气候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春温多变、夏热且长、秋常干旱、冬寒甚短。全年无霜期260~300 d。因地形、气压和阳光作用,气候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四季分明,景象万千,使得湘楚大地上空中的日光、月影、风霜、春雨、冬雪、雾霭、云霞等重要的气候要素都成为天象景观资源之构景主体。
(二)人文景观资源
(1)古建筑类型:湖南省古代建筑保存下来的数量很多,它们分属各个不同朝代所建,不仅具有文物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岳阳的岳阳楼、衡山的南岳大庙、宁远的文庙、长沙市的岳麓书院,以及沅陵的龙兴寺、通道的回龙桥等。古建筑主要由楼阁、寺殿、祠庙、桥梁、亭台、坊塔等类型组成。
(2)古陵墓类型:湖南省境内的古陵墓数量比较大,历经的朝代较多,时间跨度比较宽,文物和历史价值比较高。有轰动世界的长沙马王堆古汉墓、有神州第一陵的炎帝陵,比较著名的古陵墓还有岳阳的鲁肃墓、汨罗屈原墓、永顺老司城土司古墓群、平江杜甫墓以及在中国近代史上历史名人的墓葬,如长沙市岳麓山上的黄兴墓、蔡锷墓、蒋翊武墓、曾国藩墓等。
(3)古遗址、古战场、古窑址、古城址:湖南省20世纪60年代在桂阳县境喀斯特溶洞中发现了一件古人类的遗物,经鉴定为旧石器晚期的刻纹骨椎,证实了湖南大地的确曾是古人类活动场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或村落遗址,先后在我省的许多地方发现,主要集中在湘北地区及洞庭湖一带。我省境内最重要的古战场遗址在岳阳的巴陵古战场。古城址主要有凤凰县黄丝桥古城、长沙天心阁古城、汉代北练城遗址、汨罗市春秋时代罗子国城遗址、桃源县战国时代采菱城遗址、常德汉代索县城遗址、邵东县邵阳城遗址,此外还有凤凰县沱江镇、道县道口镇、武冈城关茶陵城关也都保留有古城门和城墙。古窑址以长沙市望城县铜官古窑最有名,还有湘阴县的岳州窑、岳阳的鹿角窑以及衡阳唐代衡州窑。
(4)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祠、堂:湖南省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长沙的黄兴、邵阳的蔡锷、浏阳的谭嗣同等仁人志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他乡贤达名士、骚人墨客留迹于湖南。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行吟于沅湘之野,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写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杜甫晚年流寓湖湘,赋诗多首。唐代书画家欧阳询,是今长沙市望城县书堂乡人,当地留有石笔架,洗笔池等古迹。还有司马迁、韩愈、柳宗元、朱熹、辛弃疾、米芾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湘楚一游。
(5)考古文物、石刻碑林类型: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上大垅的湖南省博物馆存放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出土文物、资料达十万余件,各市县级的博物馆,也都保存着本地区范围内各个历史时期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在湖南省考古历史上,最为轰动、震惊中外的要数1972年春发现和发掘的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之马王堆西汉墓。湘楚文化历史悠久,碑林石刻到处可见,在碑碣丛中,现存旷世古稀长沙岳麓山上的禹王牌。最长的碑文是祁阳浯溪石刻《大唐中兴颂》,文奇、字奇、岩奇,世称“三绝”碑。
(6)革命传统教育类型: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30年的辉煌历程中,湖南省被誉为中国的“革命胜地”。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左权等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为优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大批的革命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先进的革命民主人士,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为缅怀先烈们、先辈们以及英雄的三湘儿女的丰功伟绩,建立了(革命)故居纪念馆,修复和开辟革命活动旧址纪念地。这些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场所和文物,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课堂,供现代人参观瞻仰,构成了我省一项极为重要的人文景观资源,如韶山、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等。
(7)民族民俗风情: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除汉族之外,还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等42个民族。民族民俗风情,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生活在湖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是三湘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有独特的服饰,优美的歌舞,传统的习俗和民族风韵。在具有民族风格古建筑中,侗族的鼓楼、凉亭、风雨桥;苗家的吊脚楼;土家族的老司城等别具一格,建筑艺术价值高。少数民族妇女,精于耕织。纺织、穿、绣的工艺相当精美,显示出民族的特色。少数民族一般性格豪爽,耿直,富于灵感,易于触景生情,能歌善舞,出口成章。其舞蹈中有土家族的摆手舞、八宝铜玲舞、色古斯舞、苗族的芦笙舞、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等。
(8)现代工程及城市市容类型:现代工程中的公路建设,根据山区的地形地貌,设计很有特色且实用,如吉首市矮寨景观区“矮寨公路”,横跨雪峰山脊梁段的盘山公路,既是交通道路的基础设施,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湖南省境内的现代高速公路一般设计成双向六道全封闭,这些现代工程宛如一条银带,把自然界的景色串在一起,构成一道亮丽的景观资源。
在山水景观中,大型建设工程能成为构景主体的还有水库的大坝。湖南境内的大型水库工程,坝址选在江河幽险之处。每座大坝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造型及规模都不一样,但都表现出雄伟壮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大坝、水库里的水、周围群山共同构成极具特色的湖岛型的风景旅游区,既可以开展水上运动,还可依山傍水修建疗养基地与水上运动训练基地。
(三)综合景观资源
(1)园林风景:把山、石、水、花、亭、名楼、阁坊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依据造园的结合手法,形成一种景观艺术空间。
(2)田园风光:田园风光之构景主体为农田、耕地、果园、苗圃、农宿农宅以及山水等。湖南省农田耕地的特征表现为:山区以梯田为主,丘陵区为多边块田,平原湖区则为大面积方格网状田。在平原的洞庭湖区,具有湖区特色的田园风光处处可见。
(3)其它特殊类型景观:包括高校旅游、观看军事训练和表演、工矿企业旅游、科普教育旅游以及探险旅游等。
8.2.2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1)广泛性:既有自然风光,又有能让旅游者体察感触到的民族风俗风情;既有历史遗迹,又有现代建筑,内容相当广泛,非常丰富。
(2)景观组合性和综合性:表现在一些旅游资源既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又有科学考察意义;既是自然风景区,又是人文景观区。它们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具有构成景象组合特点。
(3)社会变异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或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政治上的寒暑表特征。
(4)地域性: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5)不同层次结构的特点。
(6)地区分异性。这种特点反映了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性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制约。
(7)总体格局具有特色的“一线一片一带一源”。
8.2.3 旅游资源分区及现状
在研究分析湖南省旅游资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区,有利于我们对全省境内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有利于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并突出各个区的特征,进而为整个旅游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分区时,考虑如下原则:
第一,旅游资源类型的组合在地域上具有基本一致性;
第二,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特点以及交通条件的基本状况相似性,显示出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潜在力;
第三,区内资源开发现状、远景和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以利于规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第四,旅游网络的完整性,在同一地区内要有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骨干风景名胜地作为核心与依托,以此带动区内其他景点(区)的发展。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将湖南旅游资源分为Ⅰ—Ⅵ区,具体情况详见表 8-2。同时编制出1∶50万湖南省旅游资源分布与分区图(图8-1),该图表反映了我省旅游资源的总轮廓和基本格局,也体现了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表8-2 湖南省旅游资源分区一览表
图8-1 湖南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