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厦门南普陀附近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小吃店吗?

厦大一条街整体拆迁,目前搬入新校门对面的一栋商城里,麦当劳和肯德基按照惯例在一楼门面唱对台,往后面走,还有一家新开的餐厅,没尝过,不知道好坏

但是要说好吃又经济的小吃,自然要去旁边那条小街里。就是邮局所在的那条街(绿晶酒店旁),好多各具特色的小吃店,都不贵。

二、厦门有哪些特色美食?

烧肉棕

厦门肉粽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属于闽菜系。1980烧肉粽始于1980年,中山路辉煌的见证者,其中中山店是第一家,是厦门人老少都喜欢的烧肉粽店之一,,时间推移价格也翻了几番,但还是受到了广大朋友们的喜欢。

厦门的粽子与别处不同,馅料以丰富著称,1980的加料肉粽的馅料则以肉、咸蛋黄、虾仁、香菇、栗子等混合而制。

店名:1980烧肉粽

地址:(中山路店)

八婆婆烧仙草

烧仙草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有花生碎、红豆、芋圆、配上仙草底,顶上撒上几粒花生。口感不错哟!

排队的人虽多,但速度很快,推荐蜂蜜烧仙草和奶茶烧仙草都挺多人买的。

店名:八婆婆烧仙草

中山路店地址:思明区太平路22号

鼓浪屿店地址:思明区鼓浪屿龙头路58号之1店(近晓风书屋)

海蛎煎

很地道的厦门小吃!跟台湾的蚵仔煎很像,就是把生蚝换成海蛎了。

海蛎煎:把蛋,海蛎,面粉,地瓜粉等放在大锅上炒,撒上大把大把的大葱,配上老板自己调制的番茄酱,一盘美味的海蛎煎就出炉了。

店名:莲欢海蛎煎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局口街横巷4号(中南大厦附近)

酱油水的鱿鱼

不同于清蒸的淡和红烧的浓,用最具厦门特色的“酱油水”煮,体现鱿鱼本身的鲜味。厦门自产的“海堤牌酱油”,因其氨基酸含量高,酱香味独特,较一般酱油,咸鲜中还多了一丝甜味。烹制时间则全凭有多年经验的大厨掌控,时间太久,鱿鱼易老;时间不够,腥味则重,且鲜美滑嫩之感尽失。

店名:小眼镜大排档(万佳东方店)

地址:虎园路1号(万佳东方酒店1楼)

姜母鸭

姜母鸭是自1980年代后才流行于冬天进补小吃。姜母鸭这道美食发源于泉州,姜母鸭在厦门、台湾都很受欢迎的风味菜肴。老姜母以及十余种中药材煲制而成。姜木鸭口感清爽,据闻还有消脂去滞的食疗效果,气血双补,最适宜女性补血养生,深受女性朋友爱戴。

鸭肉很嫩丝质感特好,有嚼劲又不塞牙,而且姜母特别入味。

店名:珍珍姜母鸭海鲜

地址:环岛南路曾厝垵69号(曾厝垵公交站正后方20米)

沙茶面

厦门沙茶面,其味道鲜美醇厚,甜辣可口,尝过的人就大多会为这色泽红黄、鲜香微辣的美味所倾倒。

店名:乌糖沙茶面

地址:民族路60号

卤豆干

豆干会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但是相对的切开后的豆干没什么味道,因为味道进不去,记得蘸卤汁哦

店名:真真厦港卤味

地址:蜂巢山路20-104号

黄则和花生汤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熬至花生仁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在厦门的老字号“黄则和花生汤”店可以喝到最美味的花生汤,在思明区的中山路、厦大附近和集美区都能找到“黄则和“的店。

地址:思明区中山路22-24(肯德基对面)

韭菜盒

韭菜盒外皮很酥口感非常好

店名:阿嬷烧肉粽

地址:内厝澳277号

林氏鱼丸

坚持传统的工艺及祖辈的特制配方,使用最新鲜的原料并杜绝任何的食品添加每天使用新鲜的鱼肉,熬制上等的大骨汤,选取第一水的紫菜,第一水的紫菜也叫初水海苔,特别细嫩,营养丰富,加上自制的葱油,再配合特殊的制作工艺和祖传配方手工包制。

地址:曾厝垵国办街177号

面线糊

面线糊中的大肠、猪血是和面线一起煮的,这样使得三种食材的味道全面融合,

汤汁是选用海鲜进行熬制,有虾米、海蛎的鲜香,清甜爽口,面丝分明。

阿玲面线糊

地址:厦门中山公园周边

叶氏麻糍

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

离得很远都能闻到芝麻的香味,味道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吃的时候也会有炒过的芝麻香在嘴间。

地址:鼓浪屿龙头路新华书店三叉路口

沈家闽南肠粉

店特别小,人特别多,口味很好,粉细滑,味鲜美

地址:思明区鼓浪屿福建路57号

闽南春卷

又叫春饼,厦门人叫薄饼。吃法尤为简便,即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豆干切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的津液,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

地址:黄则和花生汤店(中山路总店)

天河西门土笋冻

土笋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从沙子中取出土笋,放养一天后入锅烹煮,待熬出胶汁后自然冷却便成为“土笋冻”啦,入口冰凉感十足,与其他调料搭配享用,风味尤佳。土笋更是具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和养颜等功能,受到大众的喜爱。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斗西路33号(近中山公园西门)

虾面

明月虾面可算是厦门美食界非常熟悉的一间小店,至今已有30几年历史。2005年在厦禾路开业,因为店面空间有限,目前经营的小吃是以虾为主料的两种美食,一味是虾面,另一味便是虾仁叉烧肉烧饭。除了虾面本身的品质让人称赞之外,虾仁叉烧肉烧饭+ 虾汤更是绝配。

店名:明月虾面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厦禾路180号(大同小学对面,BRT及公交站台“开禾路口站”)

张三疯奶茶

让旅行在厦门的人们,能够享受到在中国改良后的异国口味奶茶。

张三疯欧式奶茶店,老店位于鼓浪屿街心公园;新店在鼓浪屿三友假日旅游城背面;厦门店:在中山路靠近轮渡肯德基附近;曾厝垵店:在曾厝垵村口附近;

三、到厦门有哪些美食美景不能错过?

厦门 美食 推荐闽南菜,但是现在好多饭店的菜品都 旅游 化商业化不是很正宗了,一些星级宾馆的中餐厅还能吃到部分正宗闽南菜!美景推荐鼓浪屿,厦门大学,环岛路,南普陀寺等,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土楼!

厦门的 美食 主要有: 沙茶面 、 烧肉粽 、 海蛎煎 、 土笋冻 、 姜母鸭 等!

那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厦门 旅游 ,住在了中山路边上的一个酒店里,据说在这个中山路步行街,可以吃到正宗的厦门特色 美食 !

等休息好了以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去体验当地的特色小吃了!首先让我们找到的是中山路353号“1980烧肉粽”,它是厦门有名的老字号!

时近中午,店里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座位,我们点了肉粽、扁食、沙茶面和烧仙草!肉粽里有五花肉、香菇和板栗,咬一口咸香软糯,非常不错,这对于在北方吃惯蜜枣粽的我来说,是一种新奇特的口味;扁食馅大皮薄,汤鲜可口;沙茶面略带点甜味,里面有鲜虾和肉丸,面条比较筋道;烧仙草和奶茶有点相似,但更清淡一点!

晚上,我们在局街口一条很窄的小巷子里,吃了当地有名的海蛎煎、姜母鸭、炸春卷等,海蛎煎鲜香美味、炸春卷皮薄馅大,姜母鸭味道也还不错!吃完逛街,我们又在街边的小店里买了土笋冻,给送了蘸料,吃一口Q弹,口感很好!因为里面是蠕虫,吃这个需要勇气!

厦门的美景:主要景点有 鼓浪屿 、 南普陀寺 、 厦门大学 等!

鼓浪屿的建筑很有特色,可以看完介绍后逐一逛一逛!有精力可以围着小岛转一圈,周围的海景真的很棒!

如果看看岛上的夜景,你会觉得不虚此行!夜幕下仰望日光岩,如梦似幻,站在海边,看远处灯光璀璨,海浪拍打着岩石,静谧的夜晚格外美好!

南普陀寺香火鼎盛,如果有什么心事难以排解,可以佛前去进一注香,据说非常灵验!也可以去爬普陀山,站在山顶,可以俯瞰山下的美景!

厦门大学百年名校,一定要抽时间去看看!厦大外面的白城沙滩,也是非常有名的!那里的岩石上长着很多生蚝,夹缝里还有很多蛤蜊、螺蛳和小螃蟹!

我们去的那天看到一个老妇人在捡蛤蜊和螺蛳,还拿着工具把大一点生蚝从岩石上撬下来,看着很有意思!远处一个老翁在沙滩上挖沙虫,我们走过去看,见到沙虫和蚯蚓差不多!据说沙虫营养价值很高!他们可能拿这些去卖钱,估计这也是他们的一点经济来源!

暂时介绍到这里,当然,厦门不能错过的 美食 和美景还有很多,但我知道的、亲身经历的,主要就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厦门去过几次,大多是去 旅游 ,有几次是去出差订货,作为一个正经的吃货,美景倒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一定要吃当地的 美食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吃货印象中的厦门 美食 。

1、沙茶面

沙茶面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闽菜;沙茶面是源自华侨带回的东南亚菜系,主要原材料是沙茶酱和高汤,口味咸鲜微辣,有点甜。沙茶面是厦门地道的街头小吃,也是外地人到厦门必尝的 美食 之一。

2、厦门馅饼

厦门的馅饼分为甜饼与馅饼,甜饼中加猪油,白糖与绿豆沙,咸饼中把绿豆沙换成了肉丁,“皮酥肉靓”是厦门馅饼的代名词。

3、姜母鸭

厦门姜母鸭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闽南名菜,属于闽菜系厦门菜。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4、海蛎煎

鸡蛋搅散,加入大量新鲜海蛎,以油煎之,摊成一盘饼样上桌,再用厦门特产的甜辣酱沾食。海蛎的鲜味、鸡蛋的浓郁,最关键的再加上辣椒酱,就搭配成完美的组合。

5、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

6、厦门薄饼

厦门薄饼以笋、豌豆、豆芽、粉丝、豆干、鱼、虾仁、肉丁、海蛎、红罗卜等为主料,至于诸般佐料,则酌量搭配,但很重视用扁鱼干油酥调味,吃起来脆嫩甘美,醇香可口。

7、烧肉粽

厦门的烧肉粽在港台及东南亚一带颇有名气,其中以“好清香“的烧肉粽最为闻名。

8、厦门扁食

厦门的扁食在馅料上和北方不同,用的是新鲜瘦肉和扁鱼干合在一起打成肉泥,再用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成粒,汤是用猪大骨熬出来的,吃的时候再点缀些青翠的香葱或芹菜末,撒些胡椒粉,味道清甜鲜美,让你忍不住想吃第二碗。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我印象中厦门的8道地方小吃,也是我心中的的厦门 美食 ,都味道很不错,到厦门的朋友可以找找尝尝,欢迎厦门的朋友给留言进行补充。

厦门我去过,值得推荐的景点:“鼓浪屿”是免费的5A级景区,只须要买船票就行。还有就是“厦门大学”是修建在海边的一所大学,值得推荐。

说到厦门的 美食 ,我喜欢吃海蛎煎,鼓浪屿的鲜花饼也很有特色。

厦门有去过一次,好吃的好看的有很多,这里介绍几款个人喜欢的 美食 。

香草冰淇凌厚吐司

冰淇凌球直接放在刚烤好的吐司上,凉冰冰的雪糕渗进厚吐司里面,一勺下去就有“冰火”两种口感,每咬一口都是享受。

经典沙茶面

汤底浓厚,沙茶和花生酱的味道非常突出,细品还有微微的颗粒感,如果放入海蛎、大虾,汤的味道会更加鲜美。

起司马铃薯

一颗马铃薯去皮捣成薯泥后裹上面包粉下去炸热,包上各式配料再淋上香浓起司酱,马铃薯外皮炸的酥脆,包裹着香甜软糯的土豆泥,混着黄瓜玉米粒果蔬,还有新鲜的培根熏肠,质嫩爽口。

烧仙草

烧仙草有蜂蜜和奶茶两种口味可选,蜂蜜的清甜润喉,奶茶的相对甜腻了一点,适合平日喜欢喝奶茶的小可爱。

作为厦门工作生活7年的人来说,对于厦门的美景也玩了不少,可以各区推荐。

同安区:比较著名的景点有同安影视城,有小天安门之称,里面有毛泽东头像,长城,还有公主抛绣球,皇帝巡城等活动,还有就是北辰山也不错,适合登山一族,风景只有十二生肖好看。其他景点都是夸大宣传,去了后悔。

集美区:集美区的话有獒园,嘉庚 体育 馆,集美学村,双龙潭,老院子,灵玲国际马戏城可以一去,不过都是一些野外活动可以一游。晚上可以去园博园看看,感受不同地区的园林艺术。

海沧区:天竺山可以爬爬,阿罗海广场可以逛逛可以看到大厦正面有动画,凤翔的海鸥特别漂亮。海沧湾公园,海沧大桥桥头公园都很不错,

翔安区:主要景点有香山,大瞪岛,小瞪岛,可以去买免税的台湾货,肯定有点小贵啊!还有就是方特梦幻王国,适合大人带小孩体会童话般的世界特别的不错。

湖里区:我记得有博物馆,闽南剧院, 科技 馆, 体育 馆,一些文艺的东西,需要一定的闽南知识才看的懂。

思明区:自然有鼓浪屿,曾厝垵,环岛路,台湾小吃街,中山路,沙坡尾,演武大桥,厦门大学,据说双子塔100多层,可以看到厦门的全貌。这些好看的景点。

说到 美食 的话,值得推荐的是灌口的姜母鸭,同安的封肉,土笋冻,盐水鸭,馅饼。想吃奶茶,就去中山路,沙坡尾,很大多美女都在那边拍照。

经典景区就鼓浪屿、厦大、南普陀,后起之秀有曾厝安、五缘湾帆船港。 美食 大多过于商业化了,只要去味友、临家这类闽南菜馆都可以尝到地道的厦门 美食 ,老牌的酒楼还有舒友、亚珠、佳丽,景点里也有很多选择,主要看个人口味。

厦门不可错过的 美食

沙茶面

沙茶面算是厦门的一大特色吧,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料,鱿鱼、香肠、蛤蜊,加上浓郁的汤汁一并煮熟盛出,有多少人对那独特的味道流连忘返。

价格: 15元

花生汤

厦门的花生汤还是那么甜,腻到心里去。花生汤是最为著名的厦门小吃,同时很早就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的称号。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泽和花生汤。

价格: 20元

竹笋冻

土笋冻在各种攻略中都挺有名的,真正的土笋冻,不是晶莹剔透的,而是带有一些土黄色,还有浑浊的一些沉淀物,吃起来QQ的,凉凉的,有一点海的味道,喜欢芥末的人沾点芥末吃,味道非常好吃。

价格: 15元

炸五香

福建省传统汉族小吃,豆腐皮包裹着新鲜的猪肉,在热有里炸氽而成,表皮发褐色。虽然外表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味道还是令人惊喜的。

面线糊

正所谓,糊而不乱,糊得清楚,汤味鲜美,面线软绵,再加上油条,那是非常美味哦。

绵绵冰

入口即化,料足味美,奶味和水果味道非常浓,鲜果装饰也给的特别多。可以加奥利奥什么的,强烈推荐芒果口味!

价格: 30元

花生卷冰淇淋

香草味和香芋味的雪糕球放在薄薄的饼皮上,撒上花生碎再独特的加上香菜点缀。看似黑暗料理实则入口即化、香味扑鼻。

价格: 15元

厚土司

口味有甜咸可选。绵软的吐司和浓郁的芝士的碰撞,或者培根和芝士的结合,都让人欲罢不能。

价格: 15元

酸梅汤

酸梅汤这种解暑利器到了厦门也变得小资起来,独特的玻璃罐子里盛着满满的酸甜味道,大颗梅子静静的躺在罐底,炎热的夏季喝上一口冰冻酸梅汤再舒服不过。

价格: 15元

一定要去的 美食 地

小眼镜大排档

厦门最火爆的海鲜大排档,没有之一。说是大排档,但其实是规模很大的连锁海鲜酒楼,只不过当初也是从大排档起步的,加上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小个子,所以小眼镜大排档的名字就延用至今了。

小眼镜大排档是厦门特有的酱油水海鲜的典型代表,主要胜在食材新鲜和价格实惠。好的海鲜其实不需要太华丽的烹饪,精髓就是新鲜。这里的海鲜就是这样,吃起来甜甜的,鲜鲜的,QQ的,吃过自然就知道什么叫新鲜。

◎实用贴士

因为性价比超高,所以小眼镜大排档也是名声在外,人气超旺,所以一定要早去,去晚了要拿号排队,会让你等的内牛满面的,而且热门招牌菜就卖完了。

人均消费: 80-100元(三家店价格相似)

营业时间: 周一-周五11:00-14:00,16:30-22:00;周六日10:30-14:30,16:30-22:30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路7号(湖滨中路店)、思明区虎园路1号(万佳东方店)、思明区鹭江道第三码头(轮渡海景店)

中山路步行街

你所知道的、想吃的闽南特色 美食 小吃都能在中山路上找到,甚至鼓浪屿上的特色小店在这里也能找到分店。以及在中山路步行街几乎能买到所有具有闽南特色的特产。

◎实用贴士

交通指南: 步行:从厦门轮渡码头,沿鹭江道向南走150米; 公交车:公交1路、8路、11路、15路、20路、21路、22路等公交到“中山路站”下

南普陀寺素斋

多次获得中外素宴 美食 大奖的“南普陀寺素斋”还是非常值得去尝试一下的,不仅味道好,样子好,还有不少独创的特色菜品,一个个充满禅意的菜名光听也是醉了。

◎实用贴士

推荐特色斋菜: 香泥藏珍、禅院椒香、南海金莲、罗汉斋、彩笏脆菇、鲜杨桃汁等,尤其是香泥藏珍,外面是圆圆的一坨香芋泥,口感细腻香甜,里面藏有冬笋、胡萝卜、马蹄和香菇丁,很是酥脆,与香芋泥配着吃真叫相得益彰。

人均消费: 40-60元

地址: 厦门市思明南路515号南普陀寺内

四、厦门南普陀寺周围有什么特色的吃的

素菜是我国菜肴和食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菜肴中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明朝和清代是我国素菜的大发展时期。清代将素菜分为三个派系:即“寺院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寺院素食又称为斋菜,是专供僧侣和香客食用的菜肴;由于风味独特可口,又富于营养,也深受一般百姓的青睐。在今天的“中国烹饪王国游”时间里,志云要为您介绍的是充满诗情、景意、禅味的厦门南普陀素菜。 厦门南普陀寺是闽南著名的古刹,寺内主要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已有近千年历史,至今香火鼎盛,冠于闽南诸寺。古彦道:“一年来南普,三年免受苦”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南普陀是香客们朝拜的圣地。如今南普陀寺是国务院名山大寺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厦门的八大景观之一,凡到厦门的游客必到南普陀参拜、游览。而南普陀素菜也因其色彩悦目、味美可口、清鲜超欲、韵致高雅而深受香客、游客的钟爱。不久前,本台记者明月专程拜访了厦门市南普陀寺实业社素食部主任陈振发。 陈:南普陀素菜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这在南普陀寺原“无我厅”里的一幅对联可以印证:勿道山家禅味淡,也知尘俗世情浓”,说明了寺庙素菜历史是很悠久的,百年历史是肯定有的。主要是由寺庙出家人吃的素斋慢慢形成的一种南普陀特有的素菜。 听众朋友,早年南普陀素菜只有简单的几款,是用来供香客吃斋点饥的,用料比较单一,主要是豆制品,而且往往做成荤腥形状,美其名曰:素肚、素鸡、素排、素鱼、素猪蹄、素腊肉等,如今的一些寺庙和素菜馆仍乐此不疲。从20世纪60年代起南普陀素菜开始进行革新,不再模仿荤腥食物,而是素菜素名,用料也丰富,并逐步增加素菜品种。 陈:改革开放以前,客人吃完素菜后送我们一个雅号:说你们的南普陀素菜就那“十三太保”,其实就是那么十几个品种:“当归面筋汤”“双菇 ”、“炒米粉”、“千层腐皮”、“芋泥”、“花生汤”、拼盘等。随着改革开放,厨师在技术上、品种上加以改造、创新。另外,到全国几个大的寺庙及较有名的素菜馆交流、学习,创新出了上百道菜肴。除“十三太保”外,比较突出的象:“前程似锦”、“大好河山”、“夜风足韵”、“金藤葡萄”、“天涯硕果”等,有一些菜每年都参加厦门九八美食节。象“南海金莲、普陀珍珠” 93年还参加全国第三届烹饪比赛获银牌奖。现在我们的品种已经能满足国内外宾客的需求。 南普陀素菜主要以豆类、面类、鲜蔬、菇类、菌类、芋类以及当地产的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制成。在选料上尤其讲究,不少原料如芋头、香菇、米粉都有固定的生产基地,长年提供。比如素菜中常用的芋头,南普陀素菜馆在厦门郊区有专门的种植基地,所选用的芋头只能是这些地里种的,即便是跨田埂产的也坚决不用。这些高品质的原料保证了高品质的菜肴。但由于素菜原料局限性较大,要使每一道菜都做到色、香、味俱全,完全得靠厨师在刀功和烹饪上下功夫。因此南普陀素菜馆的师傅们在制作过程中特别讲究,每道菜都精工细作,决不马虎。1983年,素菜馆的师傅应邀到香港表演引起轰动,香港媒体将南普陀素菜馆誉为”功夫菜“,喻其做工精良,品质高档。 那么,南普陀素菜的特点是什么呢? 陈:特点主要是以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这是我们的三大原则。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融合南北素菜的长处,把素菜的宫廷做法,精细做法和 民间纯天然与寺庙纯素结合起来,形成目前的南普陀素菜。 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国烹饪王国游节目,今天为您介绍的是厦门南普陀素菜。南普陀素菜不仅用料,而且连造型、菜名、汤汁和“荤”字都互不沾边,真正是素菜素做,素菜素名,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皿,即:色彩悦目,味道可口,香气扑鼻,造型生动,神韵高雅,器皿协调,还讲究菜名的诗情画意,您听听这些菜名:“彩花迎宾”、“南海金莲”“半月沉江”、“香泥藏珍”“五老如意” “凤叶莲台” “双珍献瑞” “佛国袈沙”“雪映银浪”等等、等等,每一道菜有一个主题,真可谓神韵高雅。就说“彩花迎宾”这道菜,它是冷在盘,由红、黄、绿、百、赤五色蔬菜炸料,簇拥着“萝卜酸”的小篮,在恭迎佳宾。那绚丽的色彩,热烈的情调,生动的造型,透剔玲珑,胜似彩塑玉雕,令人爱不释手,不忍下筷。又比如“白果香卤”这道菜,金黄的银杏,碧绿的蔬菜,鲜红的番茄汁,黛黑的香菇丝,洁白的冬笋片,简直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图案,一座出神入化的盆景。 听到这里,您一定很想知道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菜肴具体都是用哪些原料做成的呢?陈振发主任特别介绍了“南海金莲”、“千层百叶”、“凤叶莲台” “佛国袈沙”等几款有特色的南普陀素菜: 陈:“南海金莲”这道菜在素菜中最费功,要从豆腐捏泥、再放到勺里灌溶料到最后成型,前前后后需七、八道工序,比较费工夫。“千层百叶”是用腐皮卷花生酱、香菇、胡萝卜,然后下去炸,炸好后是一层一层的象千层百叶。“凤叶莲台”这是一道造形菜肴,主料是豆干皮,卷一半发菜,一半胡萝卜,卷完后再切片,堆砌,汤盘边再排熟青菜叶为荷叶,形如出水“荷花”。“双珍献瑞”这道汤是用鸡腿菇和牛肝菌再加其它中药长时间的煲,所以叫“双珍献瑞”。“佛国袈沙”主要原材料是竹荪,竹荪是长长的一条,里面是空的,泡完后,两边扎起来,经过下锅煮后,,就象穿上袈沙一样,所以命名“佛国袈沙”。“五谷丰登”这道菜也是用豆腐做的,在造型上做得象老玉米一样,再用玉米粒一粒一粒堆砌起来,这道菜是比较形象,所以叫“五谷丰登”。“珠圆玉润”是用荔枝肉,去核,里面放素的溶料,然后再沾饼干沫及其他原料,下锅炸,出锅后,再做成荔枝形状,所以叫“珠圆玉润”。 那么,这些充满诗情、景意、禅味的菜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陈:一些菜的名字都是由名人品尝后命名的。原来的名字比较土,厨师创新出一道菜后有的是按照菜的形状,有的是按原料随便取个名。一些名人、诗人来品尝后,就把色彩的形象加以诗意化,形成了目前南普陀素菜的菜名有诗情、景意、禅味。1962年11月2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到南普陀品尝完素菜后,把我们原来一个叫作“当归面筋汤”,取名为“半月沉江”。 当年大诗人、大学者郭沫若先生到南普陀品尝素菜,当端上“当归面筋汤”时,郭老先生看到这道菜一半是白色面筋,一半是黑色香菇,犹如半轮明月沉在江底,当即把这道菜正名为“半月沉江”。他还把菜单上的菜名略加排列,编成有韵律的诗句:“千层腐皮红醋面筋,南普米粉玉翠花生;半月沉江长生果,酸卤菠萝甜炸酥酡,三杯茅台醉得不亦乐乎!”。用完午餐后,郭沫若先生应邀挥毫提诗:“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感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郭老先生把“半月沉江”和“五老如意”这两道菜的菜名都隐含入诗。自从郭老写出这一佳句后,“半月沉江”这道菜从此盛名远扬。 1980年,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子昂在品尝了“千层腐皮”后,将其命名为:“千层百叶”。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品尝了“香菇冬粉”这道菜后将其命名为“丝雨菰云”。此外,其他的一些菜名也大多是当地的社会名流、文人雅士命名的。这些命名都既形象又贴切,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