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消费城市排名出炉,上海北京广州排前三是否实至名归?
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十大消费城市排行榜前三名,我觉得是实至名归因为商座城市的消费实在是太高了。去年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在北京做了一个小生意。其实就是我们当地的特色美食。我们在北京一个三线之内租了一个小门脸,年租金高达60多万。但是这个房子的面积只有不到十平米。
做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的纯收入应该是五六十万元的样子。但是抛去花销,基本上所剩无几,因为在北京什么都很贵。比如说租一个房子就需要五六千块钱的样子,一年就需要七八万。我们两个人正常吃喝花销,每年下来也得10万多,如果说不是北京有这样的消费能力,我们两个人早就赔得血本无归。所以消费高,对于我们这些做小吃生意的人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
上海,北京,广州三座城市里面,我甚至觉得北京的消费能力是三者当中最差的一个,上海的消费是最贵的。我曾经去上海旅游,我甚至连100多块钱的宾馆都找不到。毕竟是一个大都市我想在那里生活的年轻人生活压力都很大。
因为他们每天早晚奔波,就是为了能够在那里安家落户,但是想买一套房子谈何容易。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在那里就像一个战场一样。如果你可以挺过去那么你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否则你就要告老还乡。虽然我们不会损失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我们却损失了所有的青春年华。
中国十大消费城市排行榜出炉,你认为这个排行可信度高吗?
我查看了中国十大消费城市的排行榜后,深深相信这个排行榜的真实性。那么,这有什么依据呢?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首先,从知名度和收入来看
我们都知道,排名第二位的是北京。北京是谁?北京是中国的首府,坐落在我国的中心城市,一些有名的学校都集中在北京的多。
那么由此说明,北京的知名度高,深受人们喜爱和居住,一些有能力的人也就聚集在北京,换句话说,人流流入多,特别是高端人才,那么收入也高,消费也会跟着多起来。
其次,从发达地区经济、人才来看
虽然北京是中国的首府,但经济没上海那么发达。上海繁荣月貌,地区政策也很好,引来很大波人才去此工作、创业与学习,从服务业的无店铺零销售与网上商店零销售来看,增长值都是位居全国第一。
然后,从医疗、教育、交通等综合方面来看
上海第一,北京第二,接下来的,是广州第三。广州是广东发展最快的城市,相比较其他城市,在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来看,都是比较完善和全面的,它的消费值虽然达不到上亿亿元,但也达到了9256亿元,相信19年的排行榜,会有所突破和提高的。
最后,我们从环境和景区来看
广州接下来的排名,依次是重庆、成都、深圳等,它们的排名我想是和环境、旅游景区、交通等有关,比如说武汉的知名汉正街,自从高铁动车开通后,交通非常便利,人们一有空,就会坐车过去购物。
像南京、苏州、杭州的旅游景区也特别多,而且那里的环境也很好,空气还十分新鲜,人们喜爱旅游,一到假日就到那些地方旅游的比较多。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2018年中国十大消费城市排名还是有可信度的,不信的人可以去百度各个城市的发展有点,然后一一比较,就会深信的了。
深圳,海南,哪个城市旅游消费高
中国大陆城市消费水平排名(前30)消费指数包括一般性娱乐消费指数、综合物价指数、意外消费估算(房地产消费指数因各地政策不同,不在统计范围内),可以部分反映一个城市的富裕和繁荣程度。 中国目前消费最高的城市就是上海,居全球18位,北京2000年曾为世界第5,现降至22位。 以上海消费指数为1,则中国大陆目前消费指数最高的30个城市为:
1、上海 (1) 2、北京 (0.95) 3、深圳 (0.93)广东 4、广州 (0.89)广东 5、厦门 (0.88)福建 6、杭州 (0.86)浙江 7、宁波 (0.85)浙江 8、温州 (0.82)浙江 9、长沙 (0.80)湖南 10 佛山 (0.80)广东
11、大连 (0.78)辽宁 12、中山 (0.78)广东 13、东莞 (0.77)广东 14、珠海 (0.76)广东 15、泉州 (0.74)福建 16、苏州 (0.73)江苏 17、汕头 (0.73)广东 18、无锡 (0.72)江苏 19、郴州 (0.70)湖南 20、惠州 (0.70)广东
21—30位的城市:
21、海口 (0.69)海南 22、青岛 (0.68)山东 23、台州 (0.68)浙江 24、福州 (0.66)福建 25、南京 (0.65)江苏 26、三明 (0.65)福建 27、天津 (0.63) 28、嘉兴 (0.63)浙江 29、绍兴 (0.62)浙江 30、南宁 (0.62)广西
哪座旅游城市消费最高?去哪旅游便宜?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人们口袋里的闲钱也是越来越多,因此节节假日期间人们都会选择出门旅旅游。而旅游城市的消费,就成为大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毕竟有钱也不能乱花。在大家的印象中三亚一直一个消费非常高的旅游城市,虽然三亚本身只是一个三线城市而已。但其实排名第一的并不是三亚,而是呼伦贝尔,这个位于内蒙古的地级市。
据了解在2019年呼伦贝尔旅游的总收入716亿元,旅游总人数2248万人,人均消费达到了3186元。总收入虽然算不上多的,旅客总人数也不算多,但3186元的人均消费,一举成为了旅游人均消费最高的城市。排名第二的是——包头,与呼伦贝尔同属于内蒙古!这里在2019年的总收入达到了620亿元,旅游的人均消费为2769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4%。但如果加把油是可以超越呼伦贝尔的。
第三名才是我们熟悉的三亚,2019年的旅游总收入633亿元,游客人均消费2388元。很多人觉得这个消费是比较低的,毕竟三亚知名度高啊,但其实小编告诉你这人均2388元的消费,相比去年还增加了4%。之后排在第四的是长春,第五是呼和浩特,第六是苏州,第七是无锡!这当中最令人向往的就是苏州了,旅游总客数达到了13609人,是这四个城市中旅客量最大的城市,不过这四座城市都是不错的,可能更多的游客是对江南水乡好奇。
排名第八的是丽江,这也算是国内的一座网红城市了,不用说在很多游客的心目中这丽江的消费是挺高的,可是没有想到丽江1996元的人均消费排名到了第八位。上图这十座城市基本上就是中国,消费最高的十座旅游城市了,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哪座旅游城市的消费最低呢?
其实重庆算是消费比较低的旅游城市,虽然说重庆是一座网红城市,但事实上重庆的消费是真的不高。2018年重庆接待5.9亿游客,但旅游收入却只有4344.15亿。因此人均消费的话,也就是几百块钱,国内最贵的十座城市相比,重庆的物价真的是非常低了。所以我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去重庆那边游玩的。
谁知道中国的城市消费排名?
中国大陆城市消费水平排名(前30)
中国大陆城市消费水平排名(前30)消费指数包括一般性娱乐消费指数、综合物价指数、意外消费估算(房地产消费指数因各地政策不同,不在统计范围内),可以部分反映一个城市的富裕和繁荣程度。
中国目前消费最高的城市就是上海,居全球18位,北京2000年曾为世界第5,现降至22位。
以上海消费指数为1,则中国大陆目前消费指数最高的30个城市为:
1、上海 (1)
2、北京 (0.95)
3、深圳 (0.93)广东
4、广州 (0.89)广东
5、厦门 (0.88)福建
6、杭州 (0.86)浙江
7、宁波 (0.85)浙江
8、温州 (0.82)浙江
9、长沙 (0.80)湖南
10 佛山 (0.80)广东
11、大连 (0.78)辽宁
12、中山 (0.78)广东
13、东莞 (0.77)广东
14、珠海 (0.76)广东
15、泉州 (0.74)福建
16、苏州 (0.73)江苏
17、汕头 (0.73)广东
18、无锡 (0.72)江苏
19、郴州 (0.70)湖南
20、惠州 (0.70)广东
21—30位的城市:
21、海口 (0.69)海南
22、青岛 (0.68)山东
23、台州 (0.68)浙江
24、福州 (0.66)福建
25、南京 (0.65)江苏
26、三明 (0.65)福建
27、天津 (0.63)
28、嘉兴 (0.63)浙江
29、绍兴 (0.62)浙江
30、南宁 (0.62)广西
长沙在前10
22省份国庆旅游成绩单出炉,哪些省市的花费最低?
国庆节假期结束之后,相关部门立刻对每一个省份的旅游收入和招收游客的数量以及人均消费进行了统一的调查。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最新的数据。22个省份的成绩单中,河南省凭借着482元的人均消费成为多个省份中消费最低的省份。消费低并不意味着河南省的旅游收入低,河南省的国庆旅游收入已经超过了300亿。
每当相关部门发布最新的数据时,总会有一些网友不相信数据的真实性。事实上,相关部门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调查工作,并不会出现数据错误的状况。所以,河南省人均482元的消费真实有效。
河南省的旅游业正处于发展中,人均消费低情有可原
一直以来,河南省的工业发展特别迅速,但是河南省的旅游业和工业发展的速度不成正比,这就使得人们忽略了河南省旅游业。现如今,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发展旅游业的最佳方案,河南省的旅游业正以一种非常迅速的方案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虽然河南省的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意味着游客没有办法享受到特别优良的旅游体验呀。
国内的旅游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各个省份的旅游业发展越发迅速
排除极其特殊的因素对国内的旅游业造成的影响,我国的旅游业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具体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旅游业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70%,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虽然国内的旅游业还没有得到100%的恢复,但并不会阻碍国内旅游人群的增加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
总的来说,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刚好可以展现出我国居民的强大消费水平。人们外出游玩时,首先选择的就是性价比特别高的酒店,酒店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额外收入。除此之外,各大城市的餐饮行业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毕竟旅游业中的许多游客都是奔着各个省份的美食而来。相比于其他省份的高人均消费,河南省的人均消费不是很高。
